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评:精神地坛才是史铁生的灵魂归宿地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1-28 18:32| 發佈者: 沙舟| 查看: 1886| 評論: 0|來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在《想念地坛》的开头,史铁生这样写道。后来,我也去过地坛,却没有寻找到那种想象中的沉静。    现在,史铁生的灵魂,也已经从他曾经的躯体上游离了两年。只是,史铁生的 ...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在《想念地坛》的开头,史铁生这样写道。后来,我也去过地坛,却没有寻找到那种想象中的沉静。 
  现在,史铁生的灵魂,也已经从他曾经的躯体上游离了两年。只是,史铁生的骨灰并未入土为安。最近,有读者提议,就将其安葬在地坛里,并且为他塑像。只不过,地坛的管理方拒绝了,称“有损历史原貌”。
  史铁生没能长眠于地坛,让一些人感到遗憾。而我觉得,地坛是史铁生灵魂曾安放的地儿,但不必是他最后安葬的地方。一个高贵的灵魂,更适合在精神层面缅怀与记忆,而不应在现实中进行过多置放与挪移。
  当然,现实的地坛公园不是公墓,完全不必为史铁生留存一块墓地,更没有义务去为其塑像。不过,我更愿意换一种视角去看:是史铁生高贵的灵魂不需要一个热闹的公园。 
  也许有人会说,有很多公园也放名人塑像供人怀念,也是在传承人文精神。这话没错。俗世的纪念固然包裹着一种敬意,但是,流俗的形式和包装,又何尝不是对史铁生精神融入其中的地坛文化内涵的一种破坏呢?
  对读者来说,阅读史铁生的命运,读懂生死,很多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来处与去处。在史铁生的人生和作品中,找到一个更加独立的自己,在我看来,这才是纪念史铁生最有意义的方式。地坛已经不够安静了,增添一块史铁生的墓地,在史铁生的生死哲学面前,也实在显得有些吊诡与荒诞。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史铁生写道。现在,我们纪念史铁生,应该懂得史铁生早就说过,“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较之于地坛,精神地坛才更该是史铁生的灵魂归宿地。
来源:华西都市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