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精神地壇才是史鐵生的靈魂歸宿地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28 18:32|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890| 評論: 0|來自: 華西都市報 

摘要: 『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在【想念地壇】的開頭,史鐵生這樣寫道。後來,我也去過地壇,卻沒有尋找到那種想象中的沉靜。    現在,史鐵生的靈魂,也已經從他曾經的軀體上游離了兩年。只是,史鐵生的 ...
『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在【想念地壇】的開頭,史鐵生這樣寫道。後來,我也去過地壇,卻沒有尋找到那種想象中的沉靜。 
  現在,史鐵生的靈魂,也已經從他曾經的軀體上游離了兩年。只是,史鐵生的骨灰並未入土為安。最近,有讀者提議,就將其安葬在地壇里,並且為他塑像。只不過,地壇的管理方拒絕了,稱『有損歷史原貌』。
  史鐵生沒能長眠於地壇,讓一些人感到遺憾。而我覺得,地壇是史鐵生靈魂曾安放的地兒,但不必是他最後安葬的地方。一個高貴的靈魂,更適合在精神層面緬懷與記憶,而不應在現實中進行過多置放與挪移。
  當然,現實的地壇公園不是公墓,完全不必為史鐵生留存一塊墓地,更沒有義務去為其塑像。不過,我更願意換一種視角去看:是史鐵生高貴的靈魂不需要一個熱鬧的公園。 
  也許有人會說,有很多公園也放名人塑像供人懷念,也是在傳承人文精神。這話沒錯。俗世的紀念固然包裹着一種敬意,但是,流俗的形式和包裝,又何嘗不是對史鐵生精神融入其中的地壇文化內涵的一種破壞呢?
  對讀者來說,閱讀史鐵生的命運,讀懂生死,很多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來處與去處。在史鐵生的人生和作品中,找到一個更加獨立的自己,在我看來,這才是紀念史鐵生最有意義的方式。地壇已經不夠安靜了,增添一塊史鐵生的墓地,在史鐵生的生死哲學面前,也實在顯得有些弔詭與荒誕。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史鐵生寫道。現在,我們紀念史鐵生,應該懂得史鐵生早就說過,『那就不必再去地壇尋找安靜,莫如在安靜中尋找地壇』。較之於地壇,精神地壇才更該是史鐵生的靈魂歸宿地。
來源:華西都市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