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很喜歡路遙的作品,但是,對設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我卻興趣不高。我印象中如今中國的文學獎項實在太多,多得叫你數得指頭疼,也許應該稱之爲百花齊放,只是那麼一大堆獎會讓廣大熱愛文學的讀者記下些什麼呢?有些文學評獎幾乎只爲文學圈內了解,成爲小小圈子的『盛宴』。 太多的文學獎早已叫我麻木了,對多如牛毛的獲獎作品有點陌生,甚至毫無印象。雖然我經常讀書,也時常翻閱文學雜誌,偶爾還上網瀏覽文學作品,可某些獲獎作品我還是無緣謀面,不由得讓我很佩服推薦者和評委,他們可真夠慧眼識珠了,什麼犄角旮旯的都能扒拉得出來。我這樣看不出什麼門道的呆子,往往會花不少『冤枉』時間,去胡讀一些也許根本就不爲中國文學家和評論家所稱道的文章。究竟有幾個讀者了解這麼多的獲獎作品呢? 說實在,我對我國某些獲獎作品很不以爲然,某些作品獲獎莫名其妙,正如評委們的口味給我的印象一樣。有的作品明明讀者喜愛,可連候選資格都沒份,而另有一些作品卻憑著『獎』的名聲才熱銷一陣子,更有某些作品是仰仗『主旋律』之類政治方向正確而得以入圍直至獲獎。這不免叫人懷疑,文學獎獎勵的究竟是政治作用還是藝術水平?世界各國有影響力的文學獎是按這個標準玩的嗎?我國那麼多的文學獎,真叫人眼花繚亂。不計其數的獲獎作品,還剩幾本印在讀者的腦海里?連獎項都叫人理不出個頭緒,數不清楚了,你還有本事記住『汗牛充棟』的獲獎作品?我困惑了,這諸多的獎項這諸多的獲獎作品,真的繁榮了我們的文學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升了我們的素質嗎? 關於一些文學獎搞什麼『平衡』更叫人泄氣,黑幕呀,操作呀,我信還是不信?反正,我不大相信某些獲獎作品的價值,由此也不敢相信某些評委的眼光,當然更不會買這麼多『獎』的帳。你可以說眾口難調,但一種文學獎如果只在所謂的文學圈裡熱鬧,你就別抱怨大家的冷淡了。文學作品究竟是寫給文學圈的,還是爲大眾提供精神享受的? 假如某項獎肯給我等十分願意汲取優質精神食糧的平民百姓一點點機會,讓我們也投上一票,也許不比權威的專家更權威,但至少,我們不會因爲『照顧』什麼,去找藉口給文學附加某種彆扭的標籤,然後再解釋某項文學獎的定義。作爲讀者,我只願意真誠地給我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我想,一項文學獎會因讀者的參與而厚重,能被讀者認可的作品,其藝術生命力才會更旺盛。 來源:深圳商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