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越是操切,『滅神』的因應越激烈―――
最近頻繁向朋友們推薦一部印度電影:【偶滴神啊】,這是一部神作。男主角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因一次無妄之災他決定把神告上法庭。這件荒誕的官司在神的幫助下一點點走向勝利。在廣泛信神的國度,他從人人喊打逐漸成爲媒體寵兒、平民英雄。當他昏迷數日後醒來,突然發現已經有人給他塑了金身,他一路的鬥爭對象――那些以神之名騙吃騙喝的神職人員正在布道:他已然被認定是毗濕奴在人間的第十一個化身。男主角氣得砸碎了神像,讓那幾個祭司趕緊滾蛋。這時最有意味的一幕出現了,離場的神棍在男主角的耳邊說了一句話:『人對信仰會上癮的,放心,很快他們就會繼續向我跪拜』。 這個黑色幽默的故事,指向人心深處:神是應人民群眾的要求凌駕於眾生之上的。群眾說要有神,於是就有了神。 時逢末世,名器必濫。如今只要願意自我催眠,一小撮人就可以擁立偶像。不同的偶像擁戴者之間有摩擦是常事,不過網絡時代偶像泛濫,攤薄了公眾的注意力,故這些摩擦多屬杯水風波,基本在自娛自樂的範疇。然而,一旦有人要將自己抬舉的偶像超拔於其他偶像之上,並進而企圖將其強行升級至『神』級別,局部衝突就可能迅速擴大。 『造神』越是操切,『滅神』的因應越激烈。 一名優秀的女性新聞工作者近來就遭遇這樣的炙烤。她並非一鳴驚人,相當長時間以來,她已經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傑青』,突然就成了靶子,概因推出一本書而已。親友團紛紛出來站台,於是,輿論場在短時間內誇飾之辭集中釋放,讚美烈度驟然加大,更有一些不著調『高級黑』式的比附,儼然已是新一代女神。 說過頭話是『時代病』,眾聲喧譁,爲了『被看見』,不管讚美還是鄙視,大家的動作幅度普遍誇張變形,聲量普遍高亢甚至不惜厲聲尖叫。於是,甭管是不是姑娘自己樂意,她和那個電影裡的主人公一樣,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然被架到眾人需仰視才見的高處,那個高度旋即成爲吸引子彈的活靶子。首先是另外一位同樣優秀的女性同行忍無可忍作爲反方率先表達『異見』,但迅速被正方辯手貶損到不堪。大護法們不知道,這是在幫女神倒忙,連君子之爭都不能收納,只能招來更多人『咸與砍柴』。果然,論戰迅速變成對噴,並不出所料終成一場拆爛污。 將你推向神壇將你扯下神壇,上一秒雲端下一秒泥潭,狂熱造神後狂野滅神。這已經成爲一種基本套路的網路遊戲,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場。『殺君馬者道旁兒』,兩撥人馬其實有很大交集。 韓寒曾經經歷過的、於丹曾經經歷過的,這一次輪到了柴靜。 柴姑娘作爲『事主』本人,她始終緘默,不發言不著相。還有誰比媒體人更明白新聞熱點的『傳播規律』呢?任何回應與辯解都是火上澆油,『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只要咬緊牙關隱忍不發,就算此刻焚神之火煙焰漲天,沒有新料助燃很快就會自行熄滅。 始亂終棄的人民群眾注意力和興奮點永遠轉移得飛快,大家很快就會掉轉方向,殺奔新的打擊目標。 下一個倒霉蛋會是誰呢?天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或她此刻還是世界的寵兒,弦歌一堂,對偷襲者愈來愈近的腳步聲渾然不覺。文/得得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