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論:對設文學獎態度謹慎是對文學發展規律的尊重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2-1 18:35| 發佈者: 家鄰| 查看: 1830| 評論: 0|來自: 深圳商報

摘要: 趁着莫言去年底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飽受質疑苛責的國內文學界似乎找到了揚眉吐氣的寶貴機遇。『路遙文學獎』的橫空出世是否有意仰仗這樣的背景不得而知,不過,除了設獎者與路遙家人間的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外,路 ...
趁着莫言去年底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飽受質疑苛責的國內文學界似乎找到了揚眉吐氣的寶貴機遇。『路遙文學獎』的橫空出世是否有意仰仗這樣的背景不得而知,不過,除了設獎者與路遙家人間的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外,路遙家人對於設立這個獎項的謹慎之態,不僅僅體現了對路遙本人意願的尊重,同時也是對文學發展規律的尊重。


    以人名設立文學獎項本不足為奇,國外的如聲名顯赫的諾貝爾文學獎,國內的如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應當承認,藉助一些知名文學故人,設立一些獎項,建立一種文學評價機制,這是促進文學發展進步的重要路徑,值得推崇。但這樣的獎項能否釋放出促進文學發展的正能量必取決於兩大前提,即獎項設立是否具有卓爾不群的特色,是否建立了更能彰顯文學價值的評價機制。


    曾幾何時,一再與諾貝爾文學獎無緣的國人在失望之餘『鬥氣』地建議,設立國家級別的獎項。這樣的建議甫一出籠,迎來的不是交口稱讚,反倒被潑來一盆盆冷水,因為公眾對時下文學質量本身就存在太多的質疑。更有媒體發出文學已經死亡的驚人喟嘆。


    另一方面,『茅獎』和『魯獎』經過早年的紅火後,近年來悉數捲入各類風波。表面看,隨着社會的發展,有一些爭論很正常,但這兩個獎項近幾屆評選出的作品,其影響力很少能像早先的獲獎作品那樣給讀者以深深震撼,更別奢談歷經時光沉澱而不朽。即便也有一些作品趁熱搬上銀幕或螢屏而火爆一時,但當風潮吹過,居然留不下太深的痕跡。


    面對如此尷尬,如果『茅獎』與『魯獎』不能儘快尋找到大力提升文學品質的更優評價機制,滿足於矮子中拔將軍,所謂的文學繁榮將依舊徘徊不前。面對『茅獎』與『魯獎』這樣的尷尬現狀,除了法律方面的問題外,路遙家人對設立『路遙文學獎』表示謹慎乃理所當然。更何況,就目前披露的信息而言,尚不見這個獎項的評價機制與『茅獎』和『魯獎』有何明顯的區別,有什麼能讓人眼睛一亮的閃光之處。


    設立文學獎項無可厚非,採取必要的物質獎勵也不必簡單地牴觸排斥,如諾貝爾文學獎一直採取高額獎勵方式。不過,一個文學獎能否聲名鵲起,歸根結蒂是對評價機制的創新,是經評選出來的那些獲獎作品能否給公眾也是讀者以非同尋常的精神滿足。從這一方面講,即便『路遙文學獎』發起人與路遙家人取得了共識,在文學評價創新方面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禾 刀)
來源:深圳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