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春晚從"雞腿"變"雞肋" 2013春晚還有能力創新嗎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2-4 17:14|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36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有人說,電視春晚的熱鬧不在於開場,而在於未開場,一會兒『點兵』,一會兒『換將』,各大電視台早早就以轟炸式宣傳『開戰』。今年,除夕這一夜仍舊屬於央視春晚,在此前後,各省級衛視則搶佔地盤推出自有春晚品牌。 ...

有人說,電視春晚的熱鬧不在於開場,而在於未開場,一會兒『點兵』,一會兒『換將』,各大電視台早早就以轟炸式宣傳『開戰』。今年,除夕這一夜仍舊屬於央視春晚,在此前後,各省級衛視則搶佔地盤推出自有春晚品牌。湖南衛視春晚將於2月4日率先播出,2月8日除夕前夜遼寧衛視春晚將獻演,大年初一即2月10日晚,江蘇、上海、安徽等地的衛視春晚將搶佔螢屏。但在觀眾眼裏,春晚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大餐』變成了現在的『快餐』,從『雞腿』變成了『雞肋』。

還有能力創新嗎?

201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首次記者見面會上,晚會總導演哈文透露,蛇年春晚主題為『新春中國』,總時長將達240分鐘。另外,語言類節目數量也會增加,力爭由去年的7個增加至9個。

自從知道趙本山不上蛇年央視春晚,大家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郭德綱身上。據媒體報道,郭德綱推出的『驚喜和效果俱佳的作品』,被總導演哈文等一致稱好,並認為他的作品摒棄了俗套,非常符合央視春晚的風格。但也有網友懷疑:『經典的郭德綱式風格,需要短暫思考之後才會發笑,而在春晚有限的時間裏,他的特點還展現得出來嗎?』

雖然哈文團隊一直呼籲創新,也在節目上狠下了一番工夫,如請來席琳・迪翁搭檔宋祖英,辦相聲大賽和【直通春晚】力推新人等,但奈何觀眾已是眾口難調。『看了節目單,還是老樣子,大雜燴,工農商學兵,樣樣都得齊……』『一年不如一年了。』『對於春晚真的沒什麼期待了,今年但願能有點新的東西出現。』人們對春晚的預期並不高。

『30多年的春晚,我們繃得太緊、太久了,需要開始學會放鬆,但這並不容易。』多次擔任衛視春晚撰稿人的段晴說。

還是明星撐春晚?

今年的春晚,各衛視都準備了『殺手鐧』。東方衛視請來『鳥叔』,安徽衛視請來了莎拉・布萊曼,央視請來的席琳・迪翁除演唱【我心永恆】外,將與宋祖英合唱【茉莉花】。『就會玩新瓶裝舊酒的遊戲,去年老歌新唱,今年還是。』不少網友指出,以前的春晚上很多歌手都會推出新歌,隨着春晚的播出紅遍全國。『過去是春晚捧紅明星,現在是明星支撐春晚,真是今不如昔啊!』有網友感嘆道。

各大電視台春晚為何頻頻起用明星?對此,江蘇衛視春晚總導演黃斌說:『春晚不是選秀比賽,而是更像全明星聯歡。它需要把老百姓最想看、最愛看的演員請到舞台上,單靠新人很難吸引觀眾。』

『觀眾渴望看到新鮮面孔,但與此同時明星在觀眾心中已經成為一種符號。』段晴說。這種兩難困局成為春晚揮之不去的陰影。如果不用明星,面臨的可能是觀眾的流失,但如果不用新人,春晚永遠不可能擺脫年年『似曾相識』的命運。

央視春晚第一任導演黃一鶴早就指出春晚存在的問題:『觀眾累了一年了,全家人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這裏有高興的心情,也有積攢了一年的煩躁。春晚如果全是隔靴搔癢的節目,他們怎麼能喜歡?要從節目上關注他們的心理,跟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否則不管請什麼明星大腕兒都救不了春晚。』

另類春晚也登台

央視春晚為平衡各方而束縛了自己,衛視春晚為追求收視率而忽略了藝術性。與此同時,各種五花八門的春晚悄悄興起了。

今年,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將在大年初一首次推出【星光璀璨――2013年新民歌演唱會】,記者獲悉,該晚會集中精力採擷經典老歌重新編配,還特邀許多融合民族與流行風格的創作型歌手參加。

2013年央視網絡春晚主打『名人代言團』概念,並開展『家鄉微電影』活動,邀請各界名人重回家鄉,講述『中國夢』。已連續舉辦9年的央視農民春晚如今也形成了獨特風格,原生態、混搭牌呈現『億萬農民的笑聲』,今年春晚還邀請了去年『7・21』北京暴雨時英勇救人的『農民工英雄團體』登台演唱。

除了擁有更多的選擇,觀眾的收看方式也在發生改變,視頻網站成為不少觀眾觀看衛視春晚的重要渠道。龍年春節期間,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數十台春晚被切割成數百個節目播放。有觀眾認為,如果將網站上點擊量最高的節目湊在一起,足以打造成一台水平最高的春晚;也有人斷言,視頻網站和地方衛視的這種『跨界』合作,有望改變人們觀看春晚的傳統方式。(王立元 譚琳)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