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統節日民俗"復歸"民間 專家:需增進文化認同(2)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2-6 17:41|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74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春節習俗趣談:清朝後才叫『餃子』 老北京有句俗話,『過了臘八就是年』。意思是說,從臘八開始就進入年節生活。中國古代有冬至後吃粥的傳統,與佛教的一些因素融合後,形成了今天的臘八習俗。宋代【東京夢華錄 ...

春節習俗趣談:清朝後才叫『餃子』

老北京有句俗話,『過了臘八就是年』。意思是說,從臘八開始就進入年節生活。中國古代有冬至後吃粥的傳統,與佛教的一些因素融合後,形成了今天的臘八習俗。宋代【東京夢華錄】就有關於臘八粥的記錄,這個傳統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掃塵、沐浴等清潔工作,也是過年的一項習俗。北京民諺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說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以驅邪、送神的形式實現時空上的淨化,人體自身也進行潔淨,以除舊迎新。

在年節過程中,除夕是特定的時間環節,人們以合家團聚、守歲迎年的方式體現人倫禮俗。吃年夜飯時,全家人要按輩分就坐。有人因故不能趕回,也得留雙碗筷,表示一同分享之意。

年夜飯的食物也特別有講究,比如台灣、福建等地區,年夜飯必須要有蘿蔔。因為福建話管蘿蔔叫『菜頭』,與『彩頭』諧音。北京的年夜飯要吃荸薺,與『必齊』發音相似,取家人聚齊之意。飲酒也有相應的禮儀。在唐宋以前,飲酒從年齡最小的開始,當時認為年少者得歲值得慶賀。元明以後,年夜飯的飲酒方式改為從尊長開始。

談到過年的代表性食物之一――餃子時,蕭放說,因為文化傳播的關係,南方人現在平時也吃餃子,但年夜飯時還是吃米飯菜餚。

餃子最早出現在南北朝,由半月形的餛飩分化而來。據考古發現證明,唐代人已經在享用餃子。餃子在元明時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餑餑』。『餃子』這個名稱,應該是清代以後才有的。

蕭放說,今天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更應強調年夜飯的文化意義和精神意義,『重要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交流、分享』。

過年的主要習俗還有壓歲錢、全家守歲、拜年、祭祀神靈和祖先、貼春聯、吃春餅、飲春酒、鞭春牛等。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