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蛇年將至,各地年味漸濃。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民俗專家蕭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節日與節俗曾經長時間遭到冷落、甚至破壞。如今,特別需要傳統節俗來『增進民族的文化認同』。 歷史上的年俗:曾遭批判 傳統節日漸復歸 蕭放介紹說,自辛亥革命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官方對傳統節日採取了批判的態度。因為這種長時間的主動拋棄,現在人對很多傳統節俗已經不太熟悉。『年雖然還在過,但年的味道卻有所流失』。但今天人們卻發現,事實上傳統節日文化中有很多可以溫暖人心的地方。傳統節日的復歸,也成為當下社會的一件大事。 春節的傳統節俗按照性質劃分,包括人倫禮俗、祭祀禮俗和迎春禮俗。國人講感情,特別強調人倫。從臘八開始,人們便以辭年的禮俗方式增進親友關係、鄉鄰關係,一般包括歲末的探訪拜望、禮物饋贈與團聚飲宴等。 中國式的年大概要持續一個多月。從臘八到正月十五,北方部分地區甚至能持續到農曆二月初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