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頻發的灰霾天氣令『過年該不該禁放鞭炮』再成輿論關注熱點。民俗專家蕭放對此表示,應該採取合理的措施,但不能簡單加以禁止。應號召大家少放鞭炮,同時開發科技含量更高、污染更少的產品。 灰霾頻發令『該不該禁放鞭炮』再成爭論焦點 春節臨近,有關『該不該禁放鞭炮』的討論再度升溫。呼籲禁放者的主要依據是燃放鞭炮造成污染、易發火災等。反對者認爲,短時燃放的鞭炮並非污染的重點,而且從人文、民俗角度來看,沒有爆竹聲聲的春節缺乏年味,此前曾施行的禁放就遭到了反對。 今年中國多地發生的大面積灰霾,令是否禁放鞭炮的話題再度成爲公眾關心的話題。據報導,1月28日,中央氣象台歷史上第一次專門針對霾發布預警。環保部29日公布的衛星中心遙感監測顯示,灰霾面積爲143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5%,全國重點監測的68個城市過半數被污染籠罩,爲歷史罕見。其中,北京一月四次『霧霾壓城』。 面對灰濛濛的天空,不少人擔憂:如果大年夜還是『無風無雪也無晴』,煙花爆竹一響,PM2.5又得爆表了。多家門戶網站都發起了『春節少放炮』的討論,參與話題的網友達數百萬之多,其中不少都支持少放鞭炮。 遇嚴重污染天氣,禁還是不禁? 有環境問題專家表示,如果春節遭遇灰霾天氣,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臨時性措施,例如應該把『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寫入現有的應急預案。一旦遇到嚴重污染天氣的時候,採取強制措施。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則認爲,如果擴散條件好,煙花產生的顆粒物兩、三個小時內就擴散了。『這始終是個傳統,就算是這種污染天氣下,也不至於採取強制性措施。』 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在煙花燃放的問題上,確實要控制它的污染,但完全禁放並不是很好的選擇。春節期間的煙花燃放還是應該以引導和限制爲主。 北京市煙花辦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北京的空氣品質和污染狀況,並通過媒體向市民發出『爲了提高空氣品質,給您和家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春節期間請儘量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的倡議。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