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年轻人恐归是针警醒剂 去功利化才有真年味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2-5 21:51| 发布者: 对酒当歌| 查看: 1287| 评论: 0|来自: 重庆晨报

摘要: 春节将至,有人说,“回家过年”是一种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不过,如今也有一些人不太重视“过年”了:一方面,部分人对此有些淡漠,甚至不愿回家;另一方面,有的人产生了精神疲倦,走过场式过年。而据调查显示,40 ...

春节将至,有人说,“回家过年”是一种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不过,如今也有一些人不太重视“过年”了:一方面,部分人对此有些淡漠,甚至不愿回家;另一方面,有的人产生了精神疲倦,走过场式过年。而据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肯定“过年是负担”;40.0%的人痛感当前社会普遍功利。

春节将至,“过年”自然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回家过年的“一票难求”,还是双独夫妻的“回谁家过年”,都引发热议。背后原因,其实不难厘清。一者,过年是团圆的象征,每个人都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大年;二者,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与问题,又不容忽视,让公众对过年无比纠结。

尽管团团圆圆的歌声总在飘扬,也尽管恭喜发财的祝福总是俯拾即是,但大家还是越来越发现“年味”越来越少,“过年”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回家过年更像一种形式。现实的窘境是,年轻人的话题老年人插不上嘴,老年人的话题年轻人不感兴趣,代际沟通的障碍,因为科技的发展,反而越拉越大。

于年轻人而言,要么拿起时髦的奢侈品炫耀,什么LV、爱马仕、iPhone……要么坐在一起闲聊房子、车子、票子……有点小成就便能昂首挺胸,不然就得低下头颅;于年长者而言,坐在一起,也大多在吹嘘自己的儿子、孙子如何有出息,如何争气……当过年的“拉家常”变得功利化,变得彼此炫耀吹嘘时,“年味”自然渐行渐远。

当回家过年,只是为了攀比一下谁赚的钱多,谁封的压岁钱多,那这样的过年,自然就成了走过场。在攀比之下,不可能有最成功的人,只有更成功的人,那每个人都会深感压力,那一个年过下来,浓浓的节日氛围自然是感受不到的,感受到的只有压力,只有继续奋斗的沉重目标,彻底地偏离节日的本质属性了。

因而,只有让春节先去功利化,“年味”才可能回归。当代年轻人“不愿回家”,的确是一针警醒剂,一方面要警醒现实,即政府工作者,理应营造更为公平公正的环境,让来自生活的压力不那么大,年轻人才愿意回家;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不能让节日过度“功利化”,而应保持节日应有的文化内涵,如此才能让春节不再是种负担。“年味”才不至于越走越远,年轻人也才不会再望“年”兴叹。(龙敏飞)


来源:重庆晨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