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年輕人恐歸是針警醒劑 去功利化才有真年味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2-5 21:51|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290| 評論: 0|來自: 重慶晨報

摘要: 春節將至,有人說,『回家過年』是一種認宗尋源的文化儀式。不過,如今也有一些人不太重視『過年』了:一方面,部分人對此有些淡漠,甚至不願回家;另一方面,有的人產生了精神疲倦,走過場式過年。而據調查顯示,40 ...

春節將至,有人說,『回家過年』是一種認宗尋源的文化儀式。不過,如今也有一些人不太重視『過年』了:一方面,部分人對此有些淡漠,甚至不願回家;另一方面,有的人產生了精神疲倦,走過場式過年。而據調查顯示,40.9%的受訪者肯定『過年是負擔』;40.0%的人痛感當前社會普遍功利。

春節將至,『過年』自然成為熱門話題。無論是回家過年的『一票難求』,還是雙獨夫妻的『回誰家過年』,都引發熱議。背後原因,其實不難釐清。一者,過年是團圓的象徵,每個人都想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地過大年;二者,來自現實生活的壓力與問題,又不容忽視,讓公眾對過年無比糾結。

儘管團團圓圓的歌聲總在飄揚,也儘管恭喜發財的祝福總是俯拾即是,但大家還是越來越發現『年味』越來越少,『過年』越來越成為一種負擔,回家過年更像一種形式。現實的窘境是,年輕人的話題老年人插不上嘴,老年人的話題年輕人不感興趣,代際溝通的障礙,因為科技的發展,反而越拉越大。

於年輕人而言,要麼拿起時髦的奢侈品炫耀,什麼LV、愛馬仕、iPhone……要麼坐在一起閒聊房子、車子、票子……有點小成就便能昂首挺胸,不然就得低下頭顱;於年長者而言,坐在一起,也大多在吹噓自己的兒子、孫子如何有出息,如何爭氣……當過年的『拉家常』變得功利化,變得彼此炫耀吹噓時,『年味』自然漸行漸遠。

當回家過年,只是為了攀比一下誰賺的錢多,誰封的壓歲錢多,那這樣的過年,自然就成了走過場。在攀比之下,不可能有最成功的人,只有更成功的人,那每個人都會深感壓力,那一個年過下來,濃濃的節日氛圍自然是感受不到的,感受到的只有壓力,只有繼續奮鬥的沉重目標,徹底地偏離節日的本質屬性了。

因而,只有讓春節先去功利化,『年味』才可能回歸。當代年輕人『不願回家』,的確是一針警醒劑,一方面要警醒現實,即政府工作者,理應營造更為公平公正的環境,讓來自生活的壓力不那麼大,年輕人才願意回家;另一方面,也警示我們不能讓節日過度『功利化』,而應保持節日應有的文化內涵,如此才能讓春節不再是種負擔。『年味』才不至于越走越遠,年輕人也才不會再望『年』興嘆。(龍敏飛)


來源:重慶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