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很多家長會帶着孩子到書店,選幾本孩子喜歡的圖書豐富假期生活。記者近日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海淀圖書大廈調查發現,少兒類圖書中最受歡迎的是各種繪本和漫畫,以及學校推薦的各種教輔圖書。相比之下,青少年科普讀物的書架前則稍顯冷落。 記者在現場進行了小規模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家長曾購買過科普讀物,其中40%買過經典的【十萬個為什麼】和法布爾的【昆蟲記】;在選購科普讀物上,20%是根據自己的經驗,10%是根據同事推薦或網絡排名,70%表示讓孩子自己去選。被問到對於現有的科普讀物是否滿意時,一半家長表示買回去孩子還是挺喜歡看的,另一半投否定票的家長認為很多書內容大同小異,科學性和趣味性沒有很好結合等;而對於買原創還是買進口,80%都表示買書前並未設定一定要買進口或原創,但一些進口圖書從裝幀插圖到內容設計更吸引孩子。 僅在『包裝』上下功夫 記者在西單圖書大廈看到,僅以『少兒百科』命名的圖書就擺滿了整整六七個書架,然而能一眼吸引讀者的卻不多。『我小時候就看過【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現在還是這些。』家長劉女士說,『現在少兒科普看着很熱鬧,其實大多是雷同之作,也不知道該給孩子看哪本,索性選自己看過的。』 魯先生陪10歲的孩子讀完了【貝貝熊】、【神奇校車】等『洋科普』系列圖書。他認為,『國外的科普書在內容上更貼近孩子、貼近生活,而且內容與形式、圖與文的結合一看就經過精心策劃,不像國內的很多書「剪刀加膠水」地拼湊。』 很多家長表示,現在國內一些少兒科普只是在『包裝』上下功夫。據記者觀察,對於這樣沒有實質內容的『畫兒書』,大多數家長都是讓孩子在書店裏翻着玩兒,而不會買回去。 對於引進版的科普書,魯先生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國外很多少兒科普書質量本身沒問題,但國內各種翻譯版本沒能統一,互相之間抄來抄去沒有查證,會出現很多概念上的混亂,比如霸王龍其實就是暴龍,但兩種說法都存在,會給孩子造成認識上的誤區。科普書的翻譯應該更嚴謹才對。』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