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央視春晚的最後一次綵排,並且是錄製備播帶的日子,除夕當晚出現的所有演員幾乎都會到場。而此前被爆出『漲得比房價還快』的春晚綵排票已經叫到了5000元一張。 昨天是央視春晚綵排最後一場。此前有媒體報道,春晚綵排票『漲得比房價還快』,第一場500元一張,第二場黃牛將票價就已經喊到了3000元一張。綵排票是不對外銷售的,而是春晚免費贈給特定觀眾便於導演了解觀眾對節目的反應。但因其很難得到,成為了黃牛非法賺錢的工具。為此央視也曾經發表聲明提醒觀眾不要上當,但因為巨大利益存在,黃牛始終活躍。昨天因為是最後一場綵排,票價已經喊到了5000元一張。但是記者了解到,最終的成交價並沒有這麼高,基本在1000至2000元不等,但是這個價格也並不算便宜。 ■下回分解 『大禹』也能治『黃牛』 縱使無數聲音喊着央視春晚已經失去當年獨霸除夕收視的影響力,但哪家衛視的春晚也沒有受到過央視春晚這樣被記者們『千萬裏追尋着』的待遇,也只有央視春晚能堅持着對節目『嚴防死守』的態度。而這個『貓和老鼠』的遊戲依然在今年的春晚綵排中上演。 『是誰推高了房價?』媒體曾經分析評選出了幾類人群,最終也沒有得出結論。但又是誰推高了春晚綵排的票價?這個答案很明確,就是媒體自己。因為觀眾肯定不會花幾千塊錢看一場沒有成形的節目。 今年春晚的節目在頭兩次綵排中就已經基本曝光,也因此在後面幾場綵排中的保護比往年都嚴格。雖然央視自己的新聞節目開始大規模主動宣傳,但是對於其他媒體記者卻是『嚴打』,形成了『內松外緊』的局勢。央視自家媒體可以在1號演播大廳進行現場連線,但是其他媒體卻只能站在西門等消息。而哈文導演已經向春晚的演員下了死命令,堅決不能帶媒體入場,一經發現便直接取消節目。嚴打之下,效果顯著,肩負任務的記者們,只剩下去買黃牛票的方法,也自然就推高了票價。 曾經有人對央視春晚的宣傳這樣建議――不如請記者大大方方地走進綵排現場看演出,但是要要求記者們簽保密協議。筆者認為這倒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做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再準確、再優美的詞彙,也無法給觀眾呈現電視中動態畫面的效果。如果劇組對宣傳加以限制,統一宣傳內容,並且要求採訪記者負起法律責任,將節目內容全部泄露的可能性反而降低很多。大禹治水,以『疏』代『堵』,春晚宣傳不妨也可以借鑑一下!(解辰巽)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