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好聲音】、【成交不成交】、【國民測試】等電視真人秀節目紅遍全球,而最近在歐美等國熱播的【嘩!】又掀起一場明星學跳水的真人秀熱。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節目都是在荷蘭首創並流行起來的。當今全球領先的電視娛樂公司Endemol位於荷蘭,炙手可熱的電視節目創意大師約翰・德・摩爾也是荷蘭人。攜帶著層出不窮的電視節目模板,荷蘭人正在揚帆遠航,不斷向世界傳播和提供創新的電視節目。有媒體評論:『電視節目出口讓荷蘭進入了一個新的黃金貿易時代。』
但是,並非所有在荷蘭取得成功的電視節目都能被他國翻譯和複製。國外電視台有時也會對荷蘭的一些電視節目感到震驚,比如【棺材】。在這個節目裡,主持人開著一輛頭頂棺材的黃色『甲殼蟲』週遊荷蘭各地,遍訪社會名流探討生死話題。整個節目製作得很好,但從未被成功複製過。因爲涉及忌諱話題,其他國家的人可能覺得它太過火了。深夜節目【針筒和吞咽】,更是公然直播主持人在吸毒之後訪問出鏡嘉賓,討論吸毒及性愛經驗,話題敏感、言語出位,在荷蘭本土也飽受詬病。 【十種感動你的方法】是一個『科學』測量應激情況下男女性感指數的節目。一群帥哥美女在節目裡接受科學家和心理專家測試。他們分別被帶到節目第二現場,身體上安放各種測試儀器,以檢測心跳、脈搏。第二現場將上演性感場面,目的是點燃被測試者的欲望,而演播室內的其他嘉賓和專家將憑藉儀器測試的結果,清晰地看到他們的真實狀態。 【名人的福利】上演名人接受救濟的真人秀,讓一個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荷蘭大眾明星和他的家人靠救濟金生活一個月。這個節目試圖搭建一個慈善平台,讓更多人去關注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 【我只要你的孩子】講述一個女人如何通過電視選擇捐獻的精子,而【大捐贈表演】甚至在尺度開放的荷蘭都被認爲離譜。『選手』是3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競爭一名病危女人將捐出的腎臟,『活著還是死去』,這一切都要由觀眾的簡訊投票決定。荷蘭一些政要已表示,這樣的節目不該在電視上播出,但播出該節目的荷蘭BNN電視台堅稱,節目反映了器官捐獻率較低的現實,是提高人們對器官捐獻者短缺問題關注的一種有效途徑。 【再見荷蘭】在荷蘭語義上有『爲荷蘭瘋狂』和『離開荷蘭』的雙重含義。這是一個以荷蘭文化爲主題的競猜節目,參與者是在荷蘭尋求避難、面臨遣返的外國人。節目的題目和荷蘭的歷史、語言、文化有關,目的是測試選手對荷蘭的了解程度。在節目中,選手將有機會贏得4000歐元獎金,用於回國後的新生活。失敗者也不會空手而歸,節目組將爲其提供一束鬱金香或一個獎品爲防彈背心的安慰獎。據節目組解釋,節目旨在諷刺荷蘭愈漸保守的移民政策。 有消息稱,荷蘭電視台正在製作一台探討收養問題的真人秀節目,內容與3個家庭競爭一個被收養孩子有關,目前已在荷蘭引發軒然大波。光怪陸離的荷蘭真人秀節目,是『新鮮的奶酪』,還是『真實的污垢』,只能留給全球觀眾評說了。 本報駐荷蘭特約記者 楊曉龍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