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必須給予中小文化企業足夠的支持 科技進步帶來此前文化業態的三次重大的創新,尤其是文化和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為極大地激發全民的文化創造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從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載體上看,要特別重視中小文化企業,將中小文化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做好文化與科技融合相關技術和產品的推介工作。』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表示。 這一判斷,是基於目前國內文化產業的現狀。目前國內文化產業領域中小文化企業多、大型企業少,八成以上的企業是中小或者微小企業,且多數中小文化企業組織形式比較鬆散,尚未形成必要的市場規模和成熟的經營模式。這已成為各界對於目前文化產業的普遍認識。這也為金融資本對接文化產業,進一步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帶來了極大的難題。 日前,北京市文資辦與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簽署了【文化創意產業統貸平台建設合作協議】,兩家銀行承諾給予平台20億元的授信額度,以『政府增信、組團擔保、集合貸款』為特點,給予企業『優惠利率、綠色通道、集體打包』的金融支持,支持中小文化企業尤其是處於發展期的文化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據周茂非介紹,統貸平台由政府設立統貸平台專項資金,國開行和建設銀行分別出資5000萬元,多方合力形成一個資本『蓄水池』。兩家銀行藉此提供每家20億元左右的貸款額度,集體打包,為有資金需求的北京中小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些中小文化企業由於多是輕資產,可以不用資產抵押,由政府成立融資擔保公司為企業進行擔保,再利用統貸平台這一「蓄水池」,銀行集體打包,藉助優惠利率,開闢綠色通道,為中小文化企業進行融資服務。』 解決複合型人才匱乏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促進文化、科技與金融資源對接最大制約因素是複合型人才比較匱乏――文化企業不僅需要創意研發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資本運作方面的人才。有調查顯示,在文化企業中,擁有專業資本運作團隊的文化企業只佔19.2%,另有6%的文化企業藉助外聘專業團隊,而佔多數的中小文化企業對融資渠道及資本運作依然不熟悉,影響了其市場化的成效。 對此,王紅表示,未來北京要大力引進和培育文化金融領域高層次人才,結合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加快引進一批熟悉文化產業發展特點並熟悉國際金融運行規則的人才和外國專家,在創辦文化領軍企業、推動金融資源和文化資源對接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依託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人文北京名家大師培養造就工程,加快培養一批天使投資、股權投資方面的領軍人才,支持由高端人才創辦的文創企業做大做強。(楊浩鵬)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