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只见烤串不见年俗 专家建议提高庙会的文化门槛(2)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2-17 17:49| 发布者: 里人| 查看: 1770| 评论: 0|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庙会招商应设文化门槛 “这几年,北京的庙会管理水平还是有提高的,比如龙潭庙会、地坛庙会,至少上厕所不再是难题了。”赵书说,“但是问题也有很多,让庙会有年味儿,主办方除了要卖摊位,更要有文化创新。一 ...

庙会招商应设文化门槛

“这几年,北京的庙会管理水平还是有提高的,比如龙潭庙会、地坛庙会,至少上厕所不再是难题了。”赵书说,“但是问题也有很多,让庙会有年味儿,主办方除了要卖摊位,更要有文化创新。一些跟皇帝搭不上边儿的庙会,把‘皇帝’请去演出,就更不妥当了。”

北京民俗博物馆负责人关昕认为,庙会是公共活动,趋同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家庙会最精髓的东西应该是不同的。东岳庙庙会主打传统文化,所有文化活动都是跟祈福和民俗有关,舞狮子和皮影戏成为最受欢迎的两个项目。

“更重要的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以前物质水平不如现在,大伙儿每天准备着,憋足了劲儿过年。现在天天忙,恨不得等到除夕白天才能冲到超市里去买点年货,自然年味儿就打折扣了。”市民范女士说,“20年前的庙会上几乎没有卖烤串儿的,要是赶上有卖的,来上一串儿,那是过‘时髦年’。现在,到处都是卖的了,自然也就没人稀罕了。”

赵书说:“庙会应当有一定的参与度,不是简单的你来做我来买。组织方还是应当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挖掘文化的内涵。每一年都是新的生肖,完全可以围绕着这个特色来开发不同的产品,吸引更多人走进庙会,体会浓郁的过年气氛。”

链接

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刘冕)


来源:北京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