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任春晚導演哈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是輕描淡寫地說:『春晚只是一場陪伴』。但對於每年提前半年就要開始籌備晚會的導演組而言,就像進行一場方程式賽車,如果翻車,觀眾的拍磚絕不手軟。有媒體人就認為:『哈文是一個在乎網絡聲音的人,但她錯把網絡的流行當成了大眾的流行,比如重口味依然不是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現。』 春晚闖關:重口味段子拉攏網友 地方衛視的全面崛起,網絡世界的信息爆棚,笑點越來越高的中國觀眾,再提起央視春晚,尤其是年輕觀眾,臉上總帶着一絲不屑,掌握輿論話語權的微博網友和年輕觀眾,他們愛看什麼?討論什麼?從2013年春晚籌備之初,哈文與網絡意見領袖們座談就可以看出,這是哈文團隊重點施力的地方。 於是年輕人發現春晚破天荒地出現了偽娘、性別模糊的角色,甚至調侃在網絡世界很紅的王力宏與李雲迪的『同志情』,的確在微博上掀起熱烈討論。而春晚的官方微博也在直播時承擔與網民同樂的身份,一旦網絡掀起任何討論話題,『官微』不忘立即『煽風點火』,當劉謙剛對李雲迪說完:找力宏嗎?春晚官方微博立即更新說:『納尼?力宏?』甚至製作了一張特殊的節目單,標明哪些節目是尿點、哪些節目可以一邊搓麻將一邊觀看,這絕對是央視春晚絕無僅有的宣傳方式。但春晚最忠實的粉絲、不會玩微博的父母輩觀眾,卻看暈了,李雲迪幹嗎找王力宏?秦海璐為何扮成『男人婆』? 完成效果:錯把小眾當大眾 媒體人巫天旭表示:『哈文是一個在乎網絡聲音的人,但她錯把網絡的流行當成了大眾的流行,卻忽略了那些所謂的大眾,只是小眾中的大眾,比如重口味依然不是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現。』而【想跳就跳】的編劇束煥則分析說,現在輿論話語權掌握在80後白領、媒體手中,『但春晚的主要觀眾依然停留在農村或三線小城市,雖然人數眾多,但不善於表達,話語權小。』這也造成蛇年春晚諸多『隔代梗』,中老年觀眾看得不明就裏,年輕人卻將惡搞進行到底,微博上一片歡騰,製造出了『接地氣』的假象。 (華商) 來源:揚子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