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一個偏遠山村,過年有許多老傳統,其中最重要的有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記得兒時,每逢春節,不管哪個村,都有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熱鬧無比。可如今,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均已『消失』。父親告訴我,如今大家都忙著掙錢,唱鄉戲沒有一分收入,誰還唱?
是的,打工者一年到頭在外打拼,只有過年時才能回家團聚幾日。短短幾日之後,便又紛紛踏上打工之路,自然,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的人也就越來越少,直至消失。也許,有人會說,這種『消失』是不可避免的,此說自有其道理。但是,無論怎樣看待這種『消失』,切莫只看到其表,忽視『消失』背後的現實因素。換言之,如果村民沒有看病、養老、教育等現實壓力,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等傳統習俗就不會消失。當一個農民怕生病、憂養老,而且舉債爲子女讀書,哪裡還有興致玩花燈、舞龍獅、唱鄉戲?其實,不只是農民,哪個人不是如此?孫維國(安徽 村民)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