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尚未開工、開學,但在情人節這一『利好』助推下,廣州各大院線迎來可喜場面,一掃春節電影淡季陰霾,多家電影院提前爆滿,情人節當天預訂率超過八成。不過也有情侶昨日發現,情人節當天的電影票多要加價,即便是團購的情侶套票,也要臨時加價二三十元。(2月14日龍虎網) 對於情人節當天的加價做法,廣州影院美其名曰『甜蜜費』,但依我看,這『甜蜜費』就是不折不扣的『情人劫』。 別看這20元錢數額不大,但它卻是電影院方強加給消費者的,而消費者又礙於情人的面子,不得不照單全收。這種做法不但有違於商業誠信,也是無視消費者權益的變相『霸王條款』,讓消費者不但花了冤枉錢,還要受窩囊氣。這與光天化日之下打劫情人、打劫消費者又有何異? 一項『春節花銷』情況的網絡調查顯示,四成網民春節花銷在5000元以上,其中29.75%的網民認爲花銷接近1萬元。『孝敬父母、長輩』,『壓歲錢』,『置辦年貨』,『送禮』,這些都是春節花費的主要項目,讓很多人感慨如今的『春節』變成了『春劫』。 不料想,剛剛經歷了『春劫』的市民們,又要被各大院線『情人劫』一番。高高興興陪著情人看場電影、歡度情人節,卻被這『情人劫』折騰得哭笑不得,連原本是關於愛、花、巧克力、賀卡的溫馨浪漫節日也荒誕走板至此,實在令人掃興。 情人節是西洋『舶來品』,改革開放後,中國年輕人才開始慶祝這個節日,據說年輕人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已經可以與春節、中秋節相比。年輕人如此重視這個節日,商家看到商機,趁機賺點錢並無不可,但必須對年輕消費者們給予起碼的尊重,而不能像土匪一樣『打劫』情人們,把情人節變成『情人劫』。 (汪憂草) 來源:紅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