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視點報導,中國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2年,中國以近30億人次的國內旅遊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出境旅遊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居全球第三,對世界旅遊市場貢獻率超過7%。一年休假115天,你夠了嗎?(2月19日新華網) 左一個『年休假115天』,右一個『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令人振奮』。但喜訊甫出,有位北京的哥馬上疑惑自己『算不算中國人』了。他的大實話是,『的哥節假日背份兒錢,干與不干,一天都得交幾百塊,這能算節假日麼?』 豈止的哥們對全年115天的休假感到驚訝,放眼社會各行各業,真正能夠愜意享受這一『中等發達』休假待遇的,大約也只有爲數不多的公職公務人員了。這就很難不讓大眾吐槽幽怨:談住房了說『平均面積』,講薪水了道『平均工資』,而到了宣傳國人休假天數的時候,咋就偏偏不提『平均』一詞了呢? 『平均休假』肯定不是無法統計,而是這麼一算的話,恐怕非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化爲泡影,諸如公民休假權的不平等、勞動監管執法的不到位等『棘手』難題也將被『放出』籠子,其『負面影響』就不可小覷了。 少一些『中等發達』的誇大自喜,多一點『全民受益』的務實思考,這不單單是公民休假天數準確與否的問題,更反映了一些管理者的執政理念。(司馬童/文) 來源:齊魯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