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元濟紀念館對外開放 展現其文化成就與風骨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4-27 09:05| 發布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539| 評論: 0|來自: 東方早報

摘要: 張元濟(1867―1959)    號菊生,浙江海鹽人,清末與蔡元培同中進士。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經理、董事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著有【校史隨筆 ...
張元濟(1867―1959) 
  號菊生,浙江海鹽人,清末與蔡元培同中進士。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經理、董事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著有【校史隨筆】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
  早報記者 江村
  『爲人之道,修身爲本;一日之計在於寅,諸宜乘早……』這是中國近代政治文化史上的風雲人物張元濟82歲時仿『朱柏廬體』以楷書書寫的【新治家格言】,收藏包括這一作品在內的張元濟生平資料、書法、手札等的張元濟紀念館昨天在浙江海鹽對外開放。
  本次活動由商務印書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中國社會科學報社、海鹽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張元濟(1867―1959),號菊生,浙江海鹽人,清末與蔡元培同中進士。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經理、董事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著有【校史隨筆】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
  『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這是張元濟晚年所寫的一副對聯。百年中國,許多人都在尋找富強中國的道路,當年知識分子走上『文化救國』道路的不在少數,張元濟選擇了出版,『以扶助教育爲己任』的社會責任感使得他執掌後的商務印書館影響了百年中國的進程,商務印書館也完成了從印刷工廠到出版巨子的蛻變,成爲晚清以來,普及、傳播新知新學的文化重鎮,其開闢的教材風格也成爲多年以後無數人懷念的範本。時至今日,張元濟所倡導的『昌明教育,開啟民智』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
  地處海鹽的張元濟紀念館原爲張元濟先生紀念室。昨天對外開放的張元濟紀念館總面積600多平方米,序廳是張元濟先生的雕像與生平介紹,展廳部分由『家住城南烏夜村』、『投身變法,提倡改革』、『扶助教育,啟迪民智』、『砥礪氣節,老驥伏櫪』、『移風易俗,嚴格治家』、『顏筋柳骨,書道傳情』、『詒訓後人,建館辦學』、『學研相濟,弘揚精神』等八個部分組成。
  同時展出的一篇張元濟自訂書法潤格記錄了張元濟在八年抗戰時期的錚錚風骨,張元濟當時蟄居上海,拒絕與日偽任何形式的合作,因爲生活艱難,這位古稀老人只能靠賣字維持生活。他自訂潤格分發給榮寶齋等書畫鋪,請他們代售,慕名求書者絡繹不絕,然而當偽浙江省省長傅式悅托人帶來一幅畫和偽鈔11萬元,要他在畫上題字,卻被拒絕。日本人來其居所求談,張元濟寫字條『兩國交戰,不便接談』交付。展覽現場的一些晚年張元濟書法如『老去尚餐彭澤米,夢中猶看洛陽花』,古拙中有清秀,更可看其情懷與風骨所寄。
  對於張元濟紀念館的開館與學術思想,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在其後的研討會上認爲,張元濟將文化出版理念與企業精神完美融於一身,對中國近現代出版乃至文化教育居功至偉,『所以我們在張元濟故里緬懷他,不僅僅只是歷史紀念,更應該從中挖掘出對現實乃至未來中國文化發展可資借鑑的寶貴財富。』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王濤認爲,張元濟主持的出版新教科書,爲那一代中國人掃盲,開啟民智;對外引進西學,改變了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獨尊儒術的局面。
  張元濟之孫、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張人鳳回顧了【張元濟全集】(十卷本)的出版歷史,並坦言這是三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據悉,去年出版的【張元濟全集】(十卷本)較爲全面地記錄了張元濟一生所留下的文字資料,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爲出版家編纂出版的全集。張元濟後裔還向張元濟紀念館贈送了張元濟生前所用的文房工具。
來源:東方早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