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2-22 19:33|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793| 評論: 0|來自: 青岛日报

摘要: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豫东农村发现,原来对教育几近痴迷的乡亲对孩子是否上大学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古人云: ...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豫东农村发现,原来对教育几近痴迷的乡亲对孩子是否上大学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苦心巴力供出一个大学生,理所当然地希望能有高回报。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人并没有如乡亲们所期待的那样出人头地,而是在城市里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无力反哺供应自己多年的家庭不说,买房结婚时甚至还需要年迈的父母再接济。相比之下,还不如一早就辍学出去打工的过得好。这样的结局,确实让人辛酸和无奈,而辛酸、无奈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必须搞个明白。

其实,读书肯定有用,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公理。“读书无用论”的背后,是一个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新华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学费10年上涨20倍,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却不到4倍。还有一项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正如政协委员孙继业所言,“我国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的国家之列”。所以,就其功用上看,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书变得“不值得”。

读书改变命运,农家子弟读大学四年,花费数万、十数万,能改变命运吗?如果找工作还得拼爹,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业已证实的情况足以说明,“萝卜招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发展成了“萝卜开会”。

教育,是公平的起点。教育,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希望。但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越来越成为农村学子的奢望。上大学成“赔本买卖”,是我国农村寒门子弟向上攀爬以期改变命运的一个辛酸剪影;“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来源:青岛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