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贗品橫行根源究竟在哪 瘋狂的市場造就可乘之機(3)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2-25 19:26|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848|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贗品爲何能大行其道 傅蕾蕾微博『打假』引發一些網友感慨:『藝術圈越來越亂,打假打了這麼多年,造假卻屢禁不絕。』記者對此也深有感受:常可見鑒寶活動上對瓷器、書畫、古玩等無一不精的資深專家,常可見一些 ...

贗品爲何能大行其道

傅蕾蕾微博『打假』引發一些網友感慨:『藝術圈越來越亂,打假打了這麼多年,造假卻屢禁不絕。』記者對此也深有感受:常可見鑒寶活動上對瓷器、書畫、古玩等無一不精的資深專家,常可見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拍賣公司的拍賣圖錄上估價千元至萬元不等的齊白石、張大千等的『大家畫作』,常可見頂著『收藏家』『某某主席』『某某院長』名頭的人展出一些各大博物館都未曾展示過的『奇珍異寶』……贗品,爲何能夠在藝術圈大行其道?

『沒有規定說,假的藝術品就不能拍,或者不能賣。我理解的藝術品就是玩出來的,沒有「打眼的」,哪來「撿漏兒」的?這是購買、收藏藝術品的樂趣所在。把一切交給市場,而對於藝術品真偽的討論應該是學術上的事情。至於那些估價幾千元、幾萬元的「大家作品」,估價已經說明了一切,有人購買也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買的,而非認爲一幅幾千元的齊白石畫是真跡。現在的問題是,太多人用購買商品的心態去購買藝術品,這是投機者的心態,直接影響到藝術品市場的健康和良性發展。投機者的增多也催生了造假者和贗品的泛濫,而一旦投機者發現購買到的是贗品,就會心理失衡,繼而將種種「亂象」歸因到市場缺乏管理等方面。所以我認爲,要讓市場獲得更好發展,參與者首先應放平心態、回歸理性。』劉雙舟說。

『其實,這原本是件小事兒。』季濤對記者說,『藝術品本身的屬性就是裝飾性的、審美性的,無所謂真偽的問題。真和假之間的關係不是黑和白那麼簡單的,還有灰。很可能估價幾千元、幾萬元的幾十件作品中真的就有一件是值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的真跡,這就是可能存在的「灰色」,也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現在市場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投機者越來越多,就把這件事變得嚴重起來――投機者的不懂,部分媒體的不懂,加上市場的不夠成熟,使得一些所謂的「收藏家」過分張揚,贗品大行其道,這是需要大家警惕的。不久前,多家大拍賣公司的老總聚在一起,表示今年要把投機者從拍賣市場「轟出去」,多關注收藏和文化,其實這是拍賣行回歸理性的表現。至於市場的成熟,我想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積累。』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