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對故宮歷史略知一二的人,都會知道一段恥辱的歷史: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侵略軍在紫禁城耀武揚威,除了挨個坐上太和殿寶座拍照之外,還用刺刀刮取貯水銅缸的鎏金塗層。至今銅缸上仍有道道刮痕。
100多年過去了,有一口銅缸上又多了粗野的印記:有遊客偷偷地塗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樣。此事在微博上曝光後,網友紛紛譴責。現在,銅缸上面的字樣雖然已經抹去,但是對文明的傷害一時難以消除。 古往今來人群中確實有少數『留名狂』。早在公元前356年,有個希臘人為了出名,悍然縱火焚毀了西方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1991年,有一個意大利藝術家用錘子砸毀了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大衛】的腳趾。最近又有一個法國遊客用油筆在德拉克洛瓦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上塗字。 而在旅遊景點題字留名的習慣,在中國由來已久。就連【西遊記】中,孫大聖也未能免俗,要拔根毫毛,變成墨筆,在如來佛祖的手指上寫上『齊天大聖到此一游』的字樣。 『留名狂』往往是心理疾病患者,但是國人喜歡『到此一游』大多還是文明習慣的問題。因此,要治理『到此一游』病,僅靠旅遊場所定一些規章、貼一些告示、多裝幾個攝像頭,無濟於事,關鍵在於用文明去感化人心。 其實本質上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默默無聞地度過短暫的一生,難得造訪名山大川,總要留下自己來過的證據。這樣的心理誰都有,但是我們應該留下文明的證據,而非無知、粗野的證據。 而避免自己無知、粗野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文明旅遊。在景區,我們最好能做到輕輕地來、輕輕地走,最多是不能免俗地拍幾張照片以資留念,以現在的數碼保存技術,留個百八十年不成問題。事實上,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遊客的蹤跡早已經定格在四維時空之中,揮之不去了。 在故宮銅缸塗字事件中,廣大網友表現出的憤怒,是一種文明的義憤,這說明文明旅遊正在成為共識。文明的共識一旦形成,對於清除陳規陋俗,將如風行草偃,水到渠成。 來源:文匯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