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界定社會 記者:網絡時代,各種信息的流通,使得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非常混雜,這也是不少人擔憂的問題,對此您怎麼看? 喬新生:社會包括現實的社會、虛擬的社會,社會也包括社區以及從社區延伸出去的種種社會現象。虛擬社會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天,也應該重新界定社會。人們一上網,各種信息撲面而來,其中負面的有多少?如何防止這些負面信息影響未成年人呢?社會的責任其實就是社會中每一個人的責任,這也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記者:怎麼樣才能防止呢? 喬新生:首先,責任的根源在互聯網的經營者。人們一方面感嘆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但另一方面,網上各種負面的、垃圾的信息鋪天蓋地,怎麼有臉說要重塑道德呢?那些門戶網站上,各種各樣垃圾信息究竟是誰的責任?所以,我覺得,關掉一半的互聯網站,才有可能談重塑社會道德的問題。其二,互聯網作為媒體的責任問題,網上有多少侵犯公民權利的現象,去年我們制定出台了保護個人信息權利的規定,但是在網上,動輒人肉搜索、動輒人身攻擊的行為還少嗎?因此互聯網站在重塑道德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三,政府應該嚴格監管,我們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去監管虛擬世界,那麼虛擬社會的環境應該可以改善。中國當前的道德環境,就好像一個雜亂的廣場,垃圾遍地、雜物成堆,只有把這個廣場清理乾淨了,才會有一個好的道德環境。 改變從成人世界開始 記者:那麼,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教育中的問題呢? 喬新生:子女教育、青少年教育的問題,還是要從社會整體開始改變。首先,要改變發展思路,去年幸福中國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這說明人們的觀念正在變化。過去賺錢先於一切,所有的東西都以利益來衡量。現在到了重新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了。其二,政府也要改變觀念,讓每一個人都有更多的安全感。如果人有危機感,那麼就可能會鋌而走險,就會把那些違反道德、違反正常價值的行為當做是保護自己的防範,但是如果讓人們都有穩定的生活,對未來有好的預期,那麼他們就自然會遵循道德、遵循良好的價值觀。其三,社會結構也要改變,一個良好的社會結構,包括政府、非政府組織、個人三層結構,一個人如果權利受到了侵犯,很多時候不必通過政府、通過司法機構,社會組織就可以為他提供相應的保護,伸張權利。現在我們在非政府組織的層面,仍舊還有欠缺。 記者:這些方面的改變又是如何影響青少年的教育呢? 喬新生:設想一下,如果家長、老師們不再是一天到晚都念叨着錢,如果他們本身的生活就能夠得到穩定的保障,如果政府能夠提供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如果有社會組織能夠幫助他們獲得權利上保障,那麼,他們還會教孩子唯利是圖、唯自己至上嗎?他們還會對孩子接受那些負面的垃圾信息視而不見嗎?家長還會不擇手段地投機鑽營嗎?老師還會以紅包的多少決定對待學生的態度嗎?言傳只是一方面,身教同樣非常重要,家長老師身正,教育自然也會走上正路。 (周懷宗) 喬新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全國各類公開報刊上發表文章300多篇,主編參編學術著作6部。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