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李雙江之子被刑拘』一事見諸報端以來,引發了人們對新一代教育的擔憂和關注。不僅僅是各種『二代』,像星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還有其他所有的青少年教育,都成爲人們擔憂的問題。有評論說,無論官民,亦無論貧富,面對『二代』應『有教無類』,欲讓他們不失足就應協同紮好監護、教育的籬笆。那麼,教育的籬笆究竟該如何紮起呢? 在廣大青少年中,失足犯罪的僅僅是少數,但價值觀的失落以及各種無法無天、荒腔走板的行爲,卻絕非個案,從『拼爹』到『坑爹』,熱點詞彙的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映射著人們心底最深的憂慮。 在這個教育重要性已經爲所有人認可的時代,又爲何出現了這麼多『坑爹』的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教育的問題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而是大人的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是教育本身的問題。』 言傳與身教分裂 記者:新一代的教育問題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和擔憂,對此您怎麼看? 喬新生:說到教育的問題,總是一言難盡,許多問題已經積重難返,。教育本來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但現在的教育處在割裂狀態,學校只負責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家庭則成爲了一個後勤部門,負責提供孩子的一切所需,社會中,各種不良的觀念在不斷地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這使得孩子在教育中失去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因此出現各種不良的行爲,也是理所應當。 記者:教育的重要性似乎人人都明白,家長、學校也都在努力爲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但爲什麼還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呢? 喬新生: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出了問題,是學校出了問題,是社會出了問題。我們常說言傳身教,但是現在言傳和身教分裂了。在成人的分裂人格下,他們一方面滿口的社會道德,一旦出了問題就大聲疾呼;而一旦落實到現實的行爲上,卻完全相反,有些家長爲了孩子能上重點學校、獲得老師更多的關注,可謂不擇手段、投機鑽營,像給學校或老師送紅包、送貴重禮品等。這樣的矛盾之下,怎麼可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呢?所以,很多學生在知識上、技能上可能非常優秀,學習成績也很好,各種才藝俱全,但在道德上卻存在著致命的缺陷,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喬新生:精神建設從內心開始 絕不僅僅是違法犯罪才值得重視,也不僅僅是青春叛逆引發的種種社會現象,有文章指出當前在青少年教育領域出現了一些明顯問題,『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教育,忽視道德品質的培養;父母存在錯誤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養方式;過度強調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上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對青少年本身的關注等』,都在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而且,網絡時代的信息爆炸,也使得眾多不良的信息可以輕易地影響著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價值體系,許許多多被社會道德所不能容忍的行爲,卻在網絡上和青少年中變得似乎再普通不過了。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解決孩子的問題,根源還是要解決大人的問題,重塑社會道德。試想如果家長不再一天到晚念叨錢,如果社會能夠給人們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那麼,我們的孩子還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嗎?』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