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死要面子只能活受罪 別讓中國式裝腔綁架了你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2-26 19:55|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505|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除了房租,工資、職位都沒變,年終獎為零,女朋友為零,回家過年的心情估計跟奔喪差不多。但請別灰心,教你怎麼裝。』春節期間,一部不到4分鐘的漫畫視頻【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以下簡稱『裝腔指南』)走紅。 ...

『除了房租,工資、職位都沒變,年終獎為零,女朋友為零,回家過年的心情估計跟奔喪差不多。但請別灰心,教你怎麼裝。』春節期間,一部不到4分鐘的漫畫視頻【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以下簡稱『裝腔指南』)走紅。從如何做好回鄉前的準備,把握好回家時機到怎麼跟老鄉嘮嗑,和朋友吹噓,『裝腔指南』一應俱全。

年前,多數異鄉人的擔憂是,如何能買到一張回家的票,當這張票真攥在手裡,又得盤算着,怎麼回家才能更有面子。

『裝腔指南』為大家支招:在『面子』這件事上千萬別含糊。首先,別太早回家,就說被公司派到國外出差了;黑西裝、紅領帶,這身打扮在大城市是賣保險的,但是在家鄉,這身打扮就是保險;智能手機是必須的,家鄉人判斷智能的標準是屏幕大得能把臉遮住;把旅行箱的國內標籤撕掉,到淘寶買個國際標籤貼上……這些招數多為調侃,但也以戲謔的方式生動反映出過年時,令人煩惱卻不得已為之的『裝腔』現象。

『裝腔指南』或許有些誇張,但春節期間大家的經歷或許可以說明,這不得已而為之的『中國式裝腔』的確讓人煩惱。

有網友在微博上寫下自己的經歷:用了4年的步步高一直捨不得換,年前忍痛買了部魅族,原想回老家抬高下身價,見人就掏出手機劃拉兩下,結果硬是目睹了打工歸來的親朋好友們都拿着iPhone交換微信號碼。

自己得用好的,禮物也得有『含金量』。作為必選項,給父母親戚買禮物絕對少不了,送禮不能太輕,得讓家人覺得不失禮且有面子。而作為春節支出的大頭,紅包也水漲船高,不少人表示,一二百的紅包已覺得拿不出手。這也帶來一個新的現象:孩子們『鬥富』。

『過了一個春節,收穫就是收了多少紅包,全班40多個學生,過半學生的日記話題離不開這個,一本本日記看下去,感覺學生們似乎在「鬥富」。』看着收上來的寒假日記,廣州某小學的老師很擔憂。紅包越送越厚,送祝福變成了拼面子。

在外辛苦一年的積蓄,很可能只在短短的春節假期中,『揮霍』一空。當你恢復正常生活後,卻發現,為了面子花出去的錢和精力卻不能為你付房租、找工作,實際效益很可能為零。

近日,專家對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進行討論,不少人對上述現象深有感觸,他們也擔心,如此下去,節日文化將被異化。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施愛東發現:回鄉之後一個必然的項目就是互相攀比。施愛東說:『攀比現象在傳統文化里有明比和暗比兩種。明比,是符合傳統倫理觀念的,被公眾接受的現象,比如很多地方過年時要曬大豬、曬大鵝。還有暗比,即比資產、房產、社會地位等,可怕的是,這種攀比不僅不會被譴責,反而在暗地裡被恭維。』

這種風氣普遍存在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和事業穩定的中年人中,他們在享受面子的風光之時,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被『綁架』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魁立指出:『我們在享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的同時,也被綁架了。在被綁架的過程中,大家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只是一種虛假的需求。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思考如何能夠讓節日最本質的含義、最核心的功能繼續發揮下去。』

的確,越來越多的人感嘆年味淡了,春節最本質的含義似乎已經丟失。年夜飯、看春晚、走親戚、同學會更像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儀式。有關年的美好似乎在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對成本的計算,而這些只與金錢和面子相關。

就像對商品過度包裝一樣,『中國式裝腔』也是一種過度包裝,其代價更高,而最可怕的是,如今,這種現象不光只在年節中存在。然而,面子可以由你裝,里子如何,早晚別人也能辨得清,裝得不好,很可能適得其反。

正如『裝腔指南』提示:裝也有風險,裝得不好會被更會裝的人識破,裝得太好,年邁的父母就不得不應付一撥又一撥求他們辦事的人。如此看來,給『面子』鬆綁,才最可能讓春節以大團圓結局收尾。(張黎姣)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