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短篇集【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有一篇叫【完蛋了的王國】。男主人公Q氏即『我』的朋友大學時代比『我』漂亮五百七十倍。衣裝整潔,文質彬彬,學習認真,一個學分也沒丟掉。喜歡體育運動,喜歡看小說,喜歡彈鋼琴且彈得甚是了得。不用說,Q氏深得女孩喜歡。而他卻毫不花心,只和漂亮而又有品位的戀人每星期約會一次。總之Q氏是個『無可挑剔的人物』。十年後『我』和Q氏不期而遇時,他已是一家電視台的導演,依然那麼瀟灑,大凡女性走過都情不自禁多看他一眼,可以說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精英和成功人士。
眾所周知,魯迅【阿Q正傳》裡面也有個Q,阿Q。阿Q連『姓名籍貫都有些渺茫』,相貌猥瑣,頭上有癩瘡疤,未莊所有男人都敢欺負他,所有女人都不正眼瞧他,『覺』更是無從談起。『覺』風波之後連短工都打不成了,徹底窮困潦倒。最後還被稀里糊塗作為革命黨槍斃了。一句話,此Q非彼Q。彼Q無可挑剔,此Q一無是處。 耐人尋味的是,東京大學藤井省三教授卻在兩『Q』之間發現了『血緣』關係:其一,『兩部作品同有超越幽默和淒婉的堪稱畏懼的情念』;其二,兩個Q同樣處於精神麻痹狀態或失去了『主體性』。也就是說,藤井教授在村上身上發現了魯迅文學基因。作為中國人,我當然對這一發現極有興趣。2008年10月第二次見村上本人時,自然要當面確認他是否看過【阿Q正傳】。村上明確說他看過。學生時代看過一次,十幾年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駐校作家時結合講長谷川四郎的短篇【阿久正的故事】(日語中,阿久同阿Q的發音相同)又看了一次,『很有意思』。問及他筆下Q氏是否受到魯迅的阿Q的影響,他說那是『偶然一致』。但他顯然對魯迅懷有敬意:『也許魯迅是最容易理解的。因為魯迅有許多層面,既有面向現代的,又有面向國內和國外的,和俄國文學相似。』 回國後趕緊翻閱他對【阿久正的故事】的品評,裡面果然涉及對【阿Q正傳】的評價:『在結構上,魯迅的【阿Q正傳】通過精確描寫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這一人物形象,使得魯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現出來。這種雙重性賦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蘊。』並且認為魯迅的阿Q具有『「一刀見血」的活生生的現實性。』。 不用說,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何況認為『最容易理解』――無非是因為心情以至精神上有相通之處。所以,村上的Q氏同魯迅的阿Q的『偶然一致』,未嘗不是這一意義上的『偶然一致』。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