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民日報批相聲小品太"繞":兌水多 "乾貨"少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1 18:20|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703|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2月19日『文藝評論』版爭鳴欄目的【問題出在『太直』上】一文,直指相聲小品的問題核心――『如今,演相聲小品的累,看相聲小品的也累。相聲小品的問題出在哪兒?出在「太直」兩個字上。做人要直,為文要曲。』讀來 ...
2月19日『文藝評論』版爭鳴欄目的【問題出在『太直』上】一文,直指相聲小品的問題核心――『如今,演相聲小品的累,看相聲小品的也累。相聲小品的問題出在哪兒?出在「太直」兩個字上。做人要直,為文要曲。』讀來意猶未盡,在我看來,當前某些相聲小品,不是『太直』,而是相反,太繞,是這種『繞』才讓演相聲小品的累,看相聲小品的也累。

這『繞』,一是主題定位不明確。相聲小品在技巧上無論多麼想贏得笑聲和掌聲,它在主旨上必須有其明確的精神價值,即表現什麼、讚美什麼、鞭撻什麼,這些決定了相聲小品的素材取捨和形式表達。但現在不少相聲小品卻讓人看完後有被愚弄的感覺,因為浪費了很多時間看到的卻是一個模稜兩可的東西,段子拼貼和逞才炫技的背後沒有核心主題。

二是兌水太多,『乾貨』少。藝術表現的豐富體現在內容的充實上,但充實並不意味着兌水。兌水和充實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為作品所必需,刪去了對作品無礙,就存在『兌水』的嫌疑。兌水後的相聲小品,耍弄筆桿子和嘴皮子的意圖明顯,失去了藝術本身所要求的凝鍊和抽象。無論相聲小品演出怎樣層出不窮,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那些四兩撥千斤、經得起琢磨、讓人百聽不厭的佳作卻越來越少了。

北京東城區前門東大街 任國征


來源:人民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