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品借電影檔期宣傳,已經成了出版界的小妙招,甚至不少原著再版、譯本發行也要爭取趕個電影檔期,不禁有人問道:電影都看了,書還看嗎? 奧斯卡之後,關於原著書的新聞一條接一條,比如『奧斯卡掀閱讀熱【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原著受捧』,又比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著及原聲CD銷量激增4倍』,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 來自市場方的北方圖書城企劃部龍郡表示:『【少年Pi的奇幻漂流】,店內有原著的中文版,目前銷量一般,不算熱賣。』至於同樣是獲得奧斯卡大獎的正在上映的【霍比特人】,龍郡說:『【霍比特人】上市的比較早,一般買魔戒的讀者就一起買【霍比特人】了,所以【霍比特人】的銷量沒有明顯上升。』 對於電影拉動原著作品銷售,龍郡說:『電影上映肯定會帶動原著銷售,但也不是大量的,還得看電影口碑如何,題材如何,像【1942】增量就不是很大。不過,多多少少是有拉動作用的,題材不沉重的電影更能帶動銷售。比如【白鹿原】在未拍成電影前,每月能銷售5到7本,電影上映前後銷量上漲300%,但是這種上漲不是持續的,只是短暫的幾個月或者是半年時間。』 而目前正在院線上映的【西遊降魔篇】就賣得不太好,龍郡說:『【西遊】賣得不太好,也因爲是剛上市的原因。【西遊】上市一個星期一個店只銷售8本,上周【霍比特人】銷售20本。』 至於看電影還要不要看書,龍郡說:『其實原著圖書購買人群大多是沒有看過電影的,他們都是先看看原著,然後再看看電影;再有就是原著和電影差異很大的那種,電影口碑又很好,所以想看看原著和電影差異有多少,這樣的書賣得也很好;還有就是像【甄執】這樣的書,都是看完電視劇覺得不過癮,再來購買圖書,這樣的人多是70後、80後的白領一族。』 網友熱議雙方各持己見 一方觀點:光看電影不過癮 瘋兔子:【雲圖】作者大衛・米切爾曾說:電影和書的相對空間不同。雖然書本比屏幕要小很多,但書的空間其實很大,你一住進書里就是幾天、幾十天。可以一整年看書,不會膩。 哈利波特與肉丸子:絕大部分原著都比電影要好看得多。電影跟原著一樣傑出的鳳毛麟角,比原著更好的就更少了。 芹小楊:我一般看完電影後就想看原著。據說看完原著再看電影會失望。看完電影再看書會看得更通透。 Vian009:電影【霍比特人】的結局太突然,沒摸著頭腦。我還是看看書吧! 文箐:還是取決於電影和原著是否完全一致吧!如果完全一致,看不看無所謂了,要是有爭議又恰好自己感興趣的,那是一定要看看原著的!據說【霍比特人】小說的風格是更充滿童真與想像的,它原本就是托爾金寫給孩子們的溫馨故事,可看電影就沒這種感覺……有空我得看看原著。 另一方觀點:看電影純屬娛樂 被神遺忘的小P孩:作爲一個魔戒迷,期待電影版【霍比特人】好久了,話說當年魔戒電影看了好幾遍,沒看原著,看電影就是爲了精神愉悅,影視畫面比書真切多了,真心覺得沒必要再去看書。 紅蛞蝓:偶爾看看電影放鬆一下精神還是不錯的,看原著?還是算了吧!第一實在沒時間;第二沒有耐心;再說電影都告訴你故事的大致內容了,還有必要看書嗎? 免得傷你:我挺反感書藉助電影炒作的,尤其是那種明顯就是根據電影劇本改編的小說,本身又不是名著,電影只是商業片沒什麼深度和價值,改改劇本,再放幾張明星封面和插圖就弄出一本書,明顯是糊弄人嘛,堅決不看!(李倩倩) 來源:遼瀋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