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論:雷鋒精神從未走遠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4 19:07|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493| 評論: 0|來自: 京華時報

摘要: 今年3月5日,『學習雷鋒紀念日』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50個年頭。     對許多人而言,雷鋒不但代表了一種精神,更代表了美好的童年記憶DD戴著紅領巾做好人好事的那種簡單的快樂和真誠。成年後的我們,可能 ...
今年3月5日,『學習雷鋒紀念日』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50個年頭。


    對許多人而言,雷鋒不但代表了一種精神,更代表了美好的童年記憶DD戴著紅領巾做好人好事的那種簡單的快樂和真誠。成年後的我們,可能熱心地給陌生人指路,可能在公交車上給老人或小孩讓座,可能會冒著上當的『風險』給寒風中的乞丐幾元錢。我們在做這些『舉手之勞』時,也許甚至沒有想起雷鋒;我們形成這樣的善良和熱心,也許還有後來其他種種因素,但細究根源,多少總可以追溯到那個童年的雷鋒記憶。 


    但是,記憶之所以美好,往往是由於殘缺現實的烘托。每年這個時候,機關部門、社會團體、中小學校照例要掀起學雷鋒熱潮,然而,繁花錦簇卻無法掩蓋來自民間的冷風:『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裡來四月走。』這句民謠式的冷嘲,既有對學雷鋒活動的形式主義的質疑,也有對雷鋒精神的輕慢。 


    輕慢還包括對雷鋒精神的狹隘化。雷鋒精神本來包含著愛國、助人、敬業、節儉等諸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長期以來,卻只以『助人』的形式體現在對民眾的教育中,一些官員在雷鋒精神的學習中成了旁觀者。當社會整體面臨著『道德滑坡』的問題,只要求民眾學習雷鋒,是沒有說服力的。 


    因此,要解決雷鋒精神所遭遇的問題,不如退而思考信仰重建的時代難題。而從民眾的角度,懷疑論者有權選擇懷疑,但如果因懷疑而放棄行動,我們將一無所獲。雷鋒精神的要義在於躬行。我們身邊不僅有『感動中國』的人物,許多志願者在大型災害發生後火速馳援,許多網友發起寒冬送棉衣活動、爲山區孩子捐餐活動,許多工作者節假日仍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DD所有這些平常的行動,也許並未以雷鋒精神命名,但都體現了信仰沉默的力量。 


    而從社會的角度,倡導學雷鋒行動固然需要,但更要通過切實的法制建設,從細節上消除阻礙道德行爲的一切障礙;要像保護風中的火苗一樣,善待所有著眼於信仰重建的行動。如果,一個扶起摔倒的老人都被告誡要先拍照取證,一個敬業正直而不善走上層路線的幹部可能招致排擠,那都不正常DD只有法制能保護和伸張正義,雷鋒精神才能真正揚眉吐氣。 


    所有這些平常的行動,也許並未以雷鋒精神命名,但都體現了信仰沉默的力量。特約評論員劉志權
來源:京華時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