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業內稱故宮專家疲於趕場子 一個周末跑三座城市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19 14:50|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436| 評論: 0|來自: 上海青年報

摘要: 鑑定界遍地『故宮專家』走到盡頭了?故宮博物院昨天發布聲明,要求故宮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參加鑑定活動時,都應該獲得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的,就是個人行為,後果由個人承擔。此聲明被認為是對頭頂『故宮專家』身份干私 ...
鑑定界遍地『故宮專家』走到盡頭了?故宮博物院昨天發布聲明,要求故宮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參加鑑定活動時,都應該獲得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的,就是個人行為,後果由個人承擔。此聲明被認為是對頭頂『故宮專家』身份干私活之風的一項禁令。『故宮專家』究竟如何忙於鑒寶,他們的軟肋又在哪裡?本報記者昨天就此展開調查。 
  記者 酈亮
  現實: 
  專家忙得很頻頻趕場子
  故宮專家很忙――退休的如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葉佩蘭、楊靜榮,在職的如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都是公眾眼裡的鑑定名家。他們大多通過央視【鑒寶】等電視欄目為人所熟知。而觀眾能夠記住他們,一個原因正是他們所用的『故宮專家』的公開身份。
  據本報記者了解,現在故宮博物院568位專業人員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人員有48人,副高職稱的則更多。這些研究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正在利用業餘時間奔赴全國各地舉行鑒寶活動,他們無一例外地使用『故宮專家』的身份。
  記者在搜索引擎中打上『故宮專家』幾個字,滿目都是『故宮專家某某某來本市鑒寶』的新聞。這些鑒寶活動,除了少數是公益性的之外,大多數是商業性的。
  一位鑑定界的知情人士昨天告訴本報記者,由於頭頂着文博重鎮――故宮博物院的盛名,再加上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並不多(48人,除了6位出版領域的研究員之外,文博研究員也就42位,分布在書畫、瓷器等眾多領域),所以邀請故宮研究員之難,在鑑定市場是出了名的。也因此,很多故宮專家不得不利用空餘時間『趕場子』,疲於奔波。有消息稱,曾有『故宮專家』,一個周末『打飛的』,跑了三座城市。
  探究: 
  一邊『宮裡強』一邊『民間弱』
  故宮的專家是怎麼煉成的呢?這位知情人士對本報透露,要當研究員,除了要發表論文,展示研究成果之外,資歷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年限越長,資歷越老,在評職稱時也就越會加分。
  因為德高望重,故宮一些研究員的眼光也確實很精準,比如葉佩蘭,現在是瓷器鑑定界的權威人物。而金運昌的聲譽也很不錯,這位知情人士說,金運昌對『故宮專家』的身份看得很重,一般不會輕易接受鑑定活動的邀請。
  但是,這並不代表,故宮專家就一定無懈可擊。那位鑑定界知情人士從民間收藏起步而成為鑑定名家,他對本報記者一語道破天機,『故宮專家宮裡的東西看得多,民間的東西看得少,所以他們是宮裡強,而民間弱。』
  去年發生的『金縷玉衣』事件(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等,將假『金縷玉衣』鑑定為真,估價24億人民幣,收取高額鑑定費),以及今年的『漢代玉凳』事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南泉將一隻當代贗品鑑定為漢代玉凳,結果拍出2.2億人民幣),所涉假文物都來自民間。
  由於長期身居『宮』中,有些故宮專家對民間造假水平發展到哪一步,其實並不了解,也使得他們常常會上民間工匠的當。
  影響: 
  多點真本事少點空名頭
  近期故宮專家頻頻『打眼』的事件,以及憑藉『故宮專家』身份拿高鑑定費的作風,事實上已經給故宮造成了名譽上的損害。
  上月,剛剛履新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就曾公開宣稱,故宮博物院作為國家文物保護管理單位,按照職責負責故宮文物藏品的鑑定,同時按照政府職能部門的要求,提供公務性文物鑑定,除此之外,不承擔對社會文物提供鑑定服務。故宮博物院也有制度規定,院內專家不得以故宮博物院的公務身份在社會上從事非公務文物鑑定活動。
  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面前,這些規章並沒有得到很好執行。所以業界將故宮這次發布的禁令,看成是對現有規章的一次重申和強調。人們注意到,此次禁令不僅涉及到故宮在職人員,也包括離退休人員,涉及面不可謂不廣。
  唯一讓人疑惑的是,禁令只說『其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至於違令者該如何處罰,卻隻字不提。因此,鑑定界『故宮專家』之風是否可煞,尚存懸念。
  不過,上海收藏家林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禁令起碼令人對故宮專家不再那麼迷信,『對我們藏家而言,看重的是鑑定家能辨真假的真本領,空名頭並不能帶來更多好處。』
來源:上海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