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職業觀眾"讓觀眾感覺"電視果然都是騙人"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15 18:13|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617|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某周五晚上,打開電視,剛好看到最近爆紅的歌唱類節目。知名歌星從黑漆漆的幕後走出來,追光一打,掌聲雷鳴。歌手站定,樂隊伴奏響起,才唱了第一句,鏡頭切換到觀眾席,一位姑娘已然梨花帶雨、淚流滿面。 看到這 ...

某周五晚上,打開電視,剛好看到最近爆紅的歌唱類節目。知名歌星從黑漆漆的幕後走出來,追光一打,掌聲雷鳴。歌手站定,樂隊伴奏響起,才唱了第一句,鏡頭切換到觀眾席,一位姑娘已然梨花帶雨、淚流滿面。

看到這幅畫面,完全被震撼了,後面的歌曲再沒聽進去半句,滿腦子盤旋着好些問題:為什麼這位觀眾哭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並且肝腸寸斷?是這首歌寫得太好?是這位歌星演唱功力過於深厚?是這位觀眾淚點太低?是後期剪輯效果?還是……

還是她在演戲?這樣的念頭一冒出,頓時驚詫於自己有可能是在以最壞的惡意去揣度這個節目。可念頭一收,竟找不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那一晚,原本想欣賞歌曲的初衷,就這麼被欣賞接連不斷的豐富『表情』所取代。

和筆者一樣,對於該節目屢屢出現的過於感動、過於沉醉,許多人也有類似的疑惑,眼尖的網友還編了段子不無譏諷地說道:『有一名女子,當羽泉唱到【燭光里的媽媽】時她哭了,當齊秦唱到【用心良苦】時她哭了,當黃貫中、沙寶亮、黃琦珊、尚雯婕唱時,她還在哭。她不是章子怡、周迅,更不是茱莉亞羅伯茨,她就是某電視節目的一位女觀眾。』

果不其然,在質疑和非議聲越來越大之際,有報道跟進指稱,該節目出現的表情帝、陶醉哥、哭泣姐都是職業觀眾,他們按照節目的安排進行『感動』、『鼓掌』、『大笑』等表演,收入和他們的『表現欲』和『外形』成正比。

對於使用職業觀眾的報道,該節目組雖一再否認,但電視機前的觀眾明顯並不買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極力撇清不僅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也讓人心生反感。更不用說過度、誇大使用職業觀眾還會造成許多傷害。

首先傷害了節目。職業觀眾的表演,轉移大家對節目的焦點,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對節目充實、精彩、正面內容的關注度下降,這對於用心製作的節目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何況,這種損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一檔足夠好的電視節目,應該有能力也有自信靠節目本身打動人心。

退一萬步說,假使職業觀眾並不存在,那麼節目組也應該檢討自己的剪輯手法,用這麼多的情感渲染特寫鏡頭,有無必要。

其次傷害了真正的觀眾。真正在電視機前守候的觀眾,抱着真誠的心去欣賞,卻遭遇虛偽的表演,破壞了原本打算沉浸其中享受音樂的心情不說,還有上當的感覺。最後也只好苦笑一番,把歌唱競賽當做演技競賽,再次長嘆一口氣說『電視節目果然都是騙人的』。

其實,中國大部分觀眾還是很寬容的。大家對於當下一些電視節目使用職業觀眾的潛規則也可以理解,畢竟現場觀眾和電視節目的供需緊張,這時候職業觀眾就好比影視劇里總要有些群眾演員一樣,有時候填補空白有時候烘托背景。然而,群眾演員畢竟不是主角,一旦搶了主演的戲,導演只得喊CUT。(鄭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