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反思英語熱 別讓英語舉國體制耽誤了"正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15 22:55|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607| 評論: 0|來自: 紅網

摘要: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表示,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荒廢正常的學業,使整個中國的教育質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漢語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3月12日中國網) ...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表示,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荒廢正常的學業,使整個中國的教育質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漢語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3月12日中國網)

張院長的話顯然有失偏頗,尤其『學英語使中國教育質量遭毀滅性打擊』還有些聳人聽聞,畢竟,英語並非如其所說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課時安排還是分數設計,都只與其他『主課』相當,而英語從娃娃學起,也是符合語言學習心理的。真正地問題在於,學習英語到底何用?是否有舉國皆學的必要?

學英語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與外界溝通交流,與國際接軌,吸收他人的知識和先進理念。從這點上說,學習英語當然重要,但是,真正與外界能用英語交流的,能有多少?事實證明,很多大學生花費大量精力通過了四六級考試,卻最終從事着根本用不到英語的工作。如果英語不能和自己的專業相結合,為自己的專業服務,那英語學習的意義在哪裡?學英語絕不是為了教英語,也不是為了要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而從思維角度看,英語僅僅是個交流工具,在對思維方式和能力的提升上,與數理化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考研對於將來研究學問還有實際作用,那麼,對於大多數人,一定有比學習英語更重要的東西,尤其像中學教師、醫生等社會在職人員,什麼時候能夠用得上英語?何況,語言本就是個技能,不用就會生疏。與其用大量時間忙於突擊學習英語,應付職稱考試,不如將時間用在業務鑽研上來得有效實際。用英語做槓槓,既浪費人才,也不實事求是,更貽誤青春。

一個國家開放的程度,決定着這個國家的心胸和未來。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社會大家庭交融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情與勇氣,更需要學習英語的清醒、理智與智慧,不可迷失自我。

面對國人對英語熱的詬病,我們可以冷靜觀之,但不能無動於衷。雖說英語斷不能偏廢,但如果國民一邊倒地反對,再不對怎麼學、如何教以及占課比多少等等進行思考,尤其不對英語教學的舉國體制進行梳理盤點,冷靜就是冷漠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畢竟關乎國家未來,切不可讓英語舉國體制耽誤了『正事』。(晴川)


來源:紅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