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吳樹在他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中寫道:從物質層面上看,持續近30年的全民收藏運動,是一場招搖文化反文化、披掛傳統反傳統的『金錢秀』,它直接導致了我國的文物資源危機。這樣一場造假的盛宴是誰主導的?無知藏家和無良商販 、貪婪的拍賣行和無品的鑒寶師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本報記者花費近10天的時間,在與書畫制假售假者接觸的過程中,從畫廊老闆、拍賣會工作人員以及假畫銷售人員的口中,基本弄清了目前國內書畫造假的網絡分布情況。
■揭秘國內字畫造假分布圖 『在這一行,你無法不和贗品打交道,但假畫實際上也有自己的出身來歷,不同地域仿做的假畫,其風格也不相同。』青島藏家高振洪說,拍賣會進的多了,國內大大小小的藏家也接觸得多了,對國內的書畫造假網絡也有了大體的了解。據高振洪介紹,書畫界把仿製水平較低的一類假畫稱爲『行貨』。『行貨水平較低,另外它還有突出的特點,就是名頭廣、數量大和成本低。』高振洪說,製作成本一般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無論是北京的老鍾和天津的老徐,都對國內的造假網絡非常熟悉。『行貨分天津行貨、南京行貨、安徽行貨、潘家園行貨和其他地區的仿貨。』老鍾說,其中天津的行貨最有名,而且規模最大,從業人員也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的鼓樓地區。 天津的老徐說,南京假畫則主要集中在南京夫子廟和清涼山古玩市場等區域。『這個區域的仿做對象,以金陵畫派的傅抱石、陸儼少、宋文治、亞明、陳大羽等畫家和當代江浙、上海地區的程十髮、范揚和吳山明等當代畫家的畫作爲主。而安徽仿品則主要集中在古徽州黃山地區,仿做對象上,主要以清代民國海派和新安畫派老畫爲主。相比之下,潘家園貨價錢最便宜,水平也最低,主要是以吸引行外買家和旅遊者爲主。』 『蘇州,揚州地區也是全國有名的假字畫產地。』高振洪介紹,『後人在鑑定的時候進行分類,並爲這些贗品取了相應的名字,像湖南片、河南造、廣東造、蘇州片等。』還有江西、杭州、上海、無錫、紹興、湖州等地也都有。只是規模、程度上有差異而已。 以『蘇州片』爲例,『蘇州老片』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精品蘇州老片甚至是收藏佳品 ,頻頻拍出高價,至今全國各地的文物博物館都有,流傳到海外的也不少。『蘇州新片』則指當代人對古畫的仿製,大多數由於年代短暫,混入了太多的現代要素,價值遠遠不及老片,劣質仿品甚至可以說毫無價值 ■尋因資本的力量『無形的手』推動市場 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中,曾鞏的一幅書法作品【局事帖】以1.08億元天價成交,而拍得者就是青島的一位收藏家。 2012年,在保利的春拍上,傅抱石創作的【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以9200萬元成交,同樣落入了青島買家的手中。上次傅抱石的這幅作品亮相還是在2009年,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這幅作品以5300萬港元成交。當時就有收藏家估計,其在五年內價值可能會升至上億元。 『現在的收藏界,其實有三股力量在相互較量。』高振洪說,一是活躍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上的私人藏家力量,二是以各大美術館爲代表的機構力量,三是資本力量。資本進入書畫市場,與整個經濟大氣候又息息相關。『2008年的時候,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好,股市、樓市、外貿行業均受到衝擊,資本開始湧入藝術品收藏市場。』高振洪說。 水平不一的藏友多數人不會辨真偽 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民間收藏者的數量約爲2000萬;2005年,中國收藏愛好者的人數爲7000萬 ;2009年資料顯示,這一人數上升爲9000萬;2011年調查顯示,中國民間藏寶者增加到一億以上,民間收藏的力量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增長著。 在長達半個月的走訪調查中,記者注意到,藏家根據財力不同有層次之分,但更重要的衡量標準則是他是否真的懂行。有的富豪喜歡用錢砸到自認爲的好東西,熱熱鬧鬧地演繹著荒唐無比的收藏故事。而另一部分,則是隨處可見的普通藏家,說白了就是缺金少銀,卻也渴望在收藏市場上淘金的人。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只要你不懂行,只要你在『河邊走』,便極易成爲造假者下手的對象。 暴利誘惑售出高仿,利潤上百倍 『現在沒有比做藝術品投資來錢更快的。』在北京暗訪的過程中,字畫販子老鍾在得知記者想要在青島開畫廊時,這樣告訴記者。記者給老鍾這樣的假字畫商販算了這樣一筆帳,如果是普通仿作,那麼,出貨價一般較低,有時候一兩百一張就能賣出,而高仿偽品 ,其出貨價則是上千元甚至一兩萬元。儘管如此,如果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成功賣出仿作,利潤甚至高達上百倍。 『賣給你的那幅畫,你千萬別賣低了,給畫廊的話最少也得五千啊。』老鍾一直這樣叮囑記者。 【拍賣法】成『免死金牌』不保真,拍賣行理直氣壯 可以說,在這場收藏盛宴里,得到最大受益的就是拍賣行。不管在拍賣中成交多少贗品 ,都沒有人會去追究拍賣公司的責任。拍賣公司有著一道『免死金牌』替他們護身。從1996年開始施行的【拍賣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而『拍賣不保真』的最大理由,莫過於藝術品難以鑑定真偽。 記者在天津鼓樓採訪時,一家畫廊老闆劉鐵成先生直言不諱地說:『拍賣行?現在誰信他們,真正的好東西都是藏家手裡倒騰,只有假的才送去拍賣會騙那些傻子呢。』就是在這樣的窘境下,迅速活躍的市場滋長了許多不正之風,不少小拍賣行完全不顧自身及行業的形象,全然一派『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做法。 更有甚者,還有專門做『知假拍假』買賣的。島城一位跑拍賣行很有經驗的的藏家呂先生告訴記者,有些小拍賣行比如拍100件作品,其中八九十件是自己低價收進來的贗品。另外又會找一些外面賣家的作品進來『撐場面』,這些真品反而會把關嚴格,以保證自己那些贗品的高額利潤。 畫家史國良就曾怒批【拍賣法】:『【拍賣法】保護誰的利益?畫家對自己的作品有沒有鑑定權?』他指出,『【拍賣法】實際上已經成爲了一些拍賣行藏污納垢的保護傘!不但不能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而且對國家、對藝術、對作者和競買者都不利,如果不能修改完善,這部法律可有可無!』 名與利的無奈畫師爲生計靠『臨摹』吃飯 不管是天津的老徐做古畫還是北京的老鍾做現代字畫,他們的畫師資源都有大把。 老鍾透露說,中國的美院每年都輸送出一大批『鬼手』,他們的實力都很不錯,但因爲自己還太年輕,知道的人不多,走量是走不出去的,所以只能靠仿作來積累資本,爲未來的炒作打下基礎。在這場收藏運動中,大多數人都被金錢擊敗,成爲造假產業鏈中的專業人才。很多國家級的美術教授,畫了一輩子的民間高人,年輕而有才華的美院學生,改弦更張,投身於鬧市中。 知假買假送禮就送名人字畫 有需求才有市場。很多買家知假買假的原因,莫過於囊中羞澀 ,實在買不起真跡,買一幅偽作放在家中觀賞,倒也無償不可。但是有一類人,用假畫的價格買來,然後轉手送給高官和生意夥伴。 『據我所知,現在大部分的真跡都在官和商的手中。』島城一位資深鑒寶師向記者透露,現在有的官員開始專門研究字畫,自己還會培養幾個鑒寶專家,如果收到了字畫,就讓專家把眼看真假。『如果是真的,就給辦事,一看是假的,就退回去。說白了,收禮都得心中有數才行。』 記者 劉姝婷 王愛科 來源:半島都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