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视 好看,简单,太复杂的观众接受不了 于正可以说是最懂得营销的编剧,知道怎样炒作来吸取大众的关注。“我的剧一直都是赚钱的”,于正对自己的作品从来不吝啬夸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凤还巢之连城》是他写得最满意的作品,《宫2》是应付之作,“甚至以后的作品也很难再超越了”。有意思的是,类似的话,在宣传《宫2》的时候他也曾经说过。 记者:大家都觉得你有商业头脑?于正:其实没有,我没有商业这个概念,相反很多编剧才是为写而写,是为了制作人的理念在写,但我是在为我自己而写,我比较在意的是我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个故事,如果非要说个为什么,可能说我的眼光刚好跟这个社会同步吧。 记者:据说你会花很多时间来分析收视率? 于正:会,但是我告诉你,这个东西是死的,你不能完全看这个东西,更多的是得想观众喜欢什么,我分析收视率是会来研究这部剧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开导我自己。收视率这块东西,十年分析一次就够了,现在我已经不再去研究了,因为我已经知道观众想要的是什么。 记者:观众需要的是什么? 于正:好看的故事咯,没有什么别的了,就是好看,简单,不用动脑子又能享受到的东西,太复杂的他们接受不了,就是一定要好看,精彩,每一个扣你都要扣住让观众想不到。 记者:那在你看来,一部好剧的标准是什么?口碑还是收视率? 于正:两个都重要。但对我现在来说,可能是口碑吧。因为现在没有嘛!哈哈。 Q&A 太高调? 于正:因为我要实现我的梦想,我就要有一堆的人认同我,我要有一个个的收视率和对我于正这个品牌的认知,我才能不断实现我的东西。现在一般的电视剧就100多万一集,我可以做到200多万,为什么,首先我的剧能卖掉,其次是因为我的名气,名气是实现你理想最好的保护伞。你看,现在我的剧,卖的不是演员,而是我。 低龄化? 于正:所谓低龄化全部是一种污蔑,《笑傲江湖》的时候我特意让湖南卫视把每天的收视率数据给我看了,每个层级的都有,90后占的比例反而是最少的,所以我反而不相信这些言论了。我觉得我就是没把宣传做好。我觉得舆论对我来说并不这么重要,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想说,《宫》是我最成功的作品,《宫》这个品牌,在大部分人的心里是OK的,只是被舆论给压得一边倒了,有这么多类型的剧,不同的解读,历史非得是要有厚重感才行嘛?偶像就不能是历史了? 抄袭? 于正:电视剧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连林语堂都说《京华烟云》来自于《红楼梦》的解读,这就是一个沉淀,我们看书干嘛,就是在其中获取一些你需要的知识,这就是艺术创作,我又不像别的人因为抄袭被告了,我们这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借鉴,这是正常的,而且中国发展这么多年,谁敢说哪个东西全部是创新,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纯粹就是嫉妒!(沈参 潇湘晨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