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就開始談論的『爛片退票』在3.15之際,又一次成爲話題。多家媒體報導,武漢某影城在今天將實施這一行動,觀眾對於不滿意的電影可以要求全額退款。 現在從各方信息和反應上看,基本可以肯定,這家影城搞的這個『爛片退票』,應該只是一個宣傳行爲,只有一天的時間也證明了,這個舉動根本不可能持續。對於文化藝術產品來說,不同人的欣賞接受程度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爛片退票的可操作性也比較差,是看完了才說是爛片呢,還是可以按照觀影時間來付費?看完了昧著良心說爛片,我相信某些人做得出來,尤其現在一張電影票夠兩天飯錢了;要按時間,比如一部電影100分鐘,票價80,看了17.5分鐘,那就退66塊?要這樣,最起碼片尾字幕那5分鐘,大夥就都省了…… 真敢實行這制度,不說別的環節,至少電影院賣票(退票)的工作將成爲全天下難度最高的銷售。 其實,從觀眾的角度說,之所以『爛片退票』從吵吵到現在真實驗,折射出的是某些國產電影的質量已經到了令觀眾無法忍耐的程度。 雖然從總體上,中國電影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也還算是良性的,但就這兩年具體的影市而言,撐起票房的國產片在總產量中,是占比重比較低的。現在中國電影的狀況是,一方面,總票房(單就國產片而言)和單部影片的票房紀錄屢屢刷新,另一方面,大量票房超低甚至被形容爲『影院一日游』的電影大量存在。這說明了產業的總體不均衡和整體基礎的薄弱。 電影的硬體在不差錢的前提下,相對都是容易快速改善的,達到國際標準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軟實力方面,就不那麼容易。就說一個最具體的,現在年年參加各類藝考的人如過江之鯽,可這麼些年了,整個影視界培養出幾個世界級的演員和導演? 所以爛片退票,一天容易,要想讓爛片徹底退出影市,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爲就可以解決的。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