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电影票房高涨的背后:观众对优质喜剧需求强烈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3-18 18:43| 发布者: 里人| 查看: 1709| 评论: 0|来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全国观众人次突破1亿,票房累计约37.5亿元,高出去年前3个月的总和37.2亿元。其中,国产片大约贡献了29亿元,占比约77%,一举扭转去年被进口片压制之势。 前 ...

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全国观众人次突破1亿,票房累计约37.5亿元,高出去年前3个月的总和37.2亿元。其中,国产片大约贡献了29亿元,占比约77%,一举扭转去年被进口片压制之势。

前二月票房高涨,两部票房10亿元的国产片《人再逋局泰濉罚简称《泰濉罚┖汀段饔巍そ的篇》功不可没。本月,虽无国产大片上映,但《虎胆龙威5》和《生化危机5:惩罚》两部好莱坞大片将入市。业内人士预计,一季度总票房将破50亿元大关。以去年一季度37.2亿元、全年票房超170亿元的比例推算,今年全年票房有望超过250亿元。票房暴涨背后,电影是否真的更好看了,则是数字背后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票房火热,国产片高昂

根据《西游・降魔篇》片方发布的数据,由周星驰执导的这部魔幻喜剧电影自2月10日公映以来,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12亿元,2月豪取10.8亿元成为当月最大赢家,创造包括连续两周成为全球票房冠军在内的20项票房纪录。《云图》、《101次求婚》和《霍比特人》在2月也都有1.5亿元以上的票房表现,全月观众人次超过5500万,票房超过21亿元,仅次于去年12月,位居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的单月票房第二。

历来2月、3月是电影淡季,今年,淡季非但不淡,反呈现井喷态势。而在1月,除了去年底上映的《泰濉贰《十二生肖》继续拿下2亿元以上票房,《一代宗师》、《007:大破天幕危机》也大卖,全月观众人次超过4500万,票房约16.5亿元。

除了总票房高涨,今年前两月电影市场的另一突出现象是,在37.5亿元票房中,国产片大约贡献了29亿元,占比约77%。与国产片同期竞争的《007:大破天幕危机》、《霍比特人》两部好莱坞大片全球票房都超过了10亿美元,但在内地市场,却不及《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等国产片受欢迎。相比去年第一季度的37.2亿票房中,进口片约占20.7亿元,2010年第一季度的29.33亿元票房中,进口片约占17.55亿元,今年国产片可谓扬眉吐气。

市场虽可喜,预测应理性

票房纪录屡创新高,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电影市场真的火了。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电影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就曾发布 《“十二五”期间,研究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战略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元,影院银幕数量达到1.2万块,年度上映影片300部。到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发展至今,目前,国内银幕总量已接近1.5万块,早已超过当初预期。单日票房产出低则三四千万元,高则过亿元,单月15亿元左右的票房产出已成常态。

市场蒸蒸日上,但影评人谭飞认为,对于前景不应盲目乐观,“以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刚好遇上受观众欢迎的作品,加上春节较之往年更晚的客观因素等,不代表今后每个季度或阶段都能赶上这样的片子,或是遇上这样的天时地利条件。”

势头要保持,全凭好产品

电影火了,真是因为电影变得更好看了吗?从《泰濉烦晌超级“黑马”到从小成本喜剧《快乐到家》破亿再到《西游・降魔篇》连续破纪录,贺岁档几部影片虽然差异很大,但放之中国电影市场大环境下,它们的火爆却能找到一个共通点:即观众对于以优质喜剧为代表的娱乐产品的强烈需求。

经济圈发展为电影市场的火爆找到另一个切入点:这几年来,城市里的咖啡馆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居民的社交空间变得更大,而电影正是最好的一个社交话题。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也让微博等媒体成为电影营销的又一主战场。当一部热门电影成为社会话题,其票房便如滚雪球般增长。

去年是“中美电影新政”实施的第一年,提高至34部的分账大片配额给国产片带来的冲击十分强烈。今年前两月,国产片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成功经验提示创作者一方面必须重视观众观影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某一种类型大热之后的跟风,可能再度败坏观众的胃口。正所谓,市场在那儿,观众的需求在那儿,电影市场能否继续热下去,就看创作者的本事多大了。

(施晨露)


来源:中国文化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