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獨特表現是文化信仰 在孫皓暉的治學生涯中,他原本長時間傾注於法學領域。轉向對中國文明史的研究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情。 孫皓暉對當年曾經佔據一定市場的黃色文明落後論、中國文化醬缸論不以為然,在他眼裏那是一種文明上的自我矮化。孫皓暉說,這正是促成他轉而研究中國文明的原因所在。 『中國文明的強大和不朽,在雄厚的原生時代。』孫皓暉坦言,他希望能通過揭示中國原生文明在前三千年歷史實踐中的強大生命力,進而明確中國文明的根基、確立國家的文明話語權。在他眼裏,這是實現民族復興與文明跨越的必備歷史條件。 記者:如何認識當今時代的知識分子? 孫皓暉:當前中國一些知識分子中有一個特點就是精神分裂,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崇洋媚外』,他們崇尚西方的自由民主,認為西方的所有思想都是好的,全盤西化。其次,他們在對待中國文明遺產的時候,又主張儒家獨尊。 民主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共同追求,中國也追求民主。但是,民主需要的是相互協商和彼此退讓,如果主張『獨尊』,又怎麼能夠建立起民主呢? 在英國,莎士比亞只是代表一種文化而不是代表一種思想,而中國孔子的儒學成了我們兩千多年『獨尊』的文明,這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理論趨勢。 學習西方,需要學習的是西方的方法論,而我國的一些知識分子一直沒有完成方法論的革新。比如,五四時期很多學者外在打扮等方面學習西方,出門西裝革履,可是回到家裏奉行的仍然是儒家思想的家庭倫理觀。 記者:有種觀點認為,當今一些人缺少信仰。你這樣認為嗎? 孫皓暉:我不這麼認為。如果一個國家以統一的宗教作為信仰的標誌,那麼中國的確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中國人的信仰有它的獨特性,它和西方國家相比是一種不同形態的信仰,其獨特表現就是文化信仰。 比如,中國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推崇對神的信仰。同時,中國所有的神又都是『天』的標誌,天道即人心,這涵蓋了中國人一切的文明規範,是世界上最高的道德價值。 來源: t望東方周刊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