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一條流動的河,它是變化的、靈動的,往往能夠折射出社會變遷,記錄時代風貌。既然是河流,就必然有不斷溶入的新詞,也有逐漸失去生命力的老詞。這原本十分正常。可遺憾的是,稍微打量一下我們身邊,便可發現語言正在被污染,被肆無忌憚地污染,且一些人以丑為美,理直氣壯,以污染語言為能事。
語言被污染基本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諸如『diao絲』、『窮矮矬』等羞辱性詞彙的盛行。與『草根』相比,『diao絲』表達的情緒也許更飽滿、更準確、更直逼人的內心,但充滿着骯髒和自輕自賤的意味。 另一類是詞語的異化,比如『乾爹』、『你妹』、『你媽』、『小姐』。眾所周知,認乾親,本是帶有溫情、很純粹的一種民俗,在我小時候,就見過不少孩子認乾爹,雖無血緣關係,但勝似親情,其樂融融,溫馨感人。而現如今,認乾爹似乎越來越變味了,比如一提起『乾爹』,不少人就會曖昧一笑,視其為帶有情色消費的貶義詞,有人笑稱,『在親爹面前,你是女兒;在乾爹面前,你是女人。』再比如『你妹』,如今這是一個罵人的話。試想,如果你確實有個妹妹,別人談到你妹時無意說到『你妹』,你聽着是不是有些尷尬? 還有一類是一些庸俗而惡俗的房地產廣告。這類廣告極盡挑逗之詞,充滿着色情之意,把原本不宜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的話題肆意放大。比如,有的樓盤號稱面向精英分子,廣告是『卵巢尋找「精子」』!有的樓盤宣稱『生態愛宅,享受「高潮」!』更惡劣的譁眾取寵,自然還有,真是毫無底線。其惡劣之處在於,打了擦邊球卻不受處罰,傳遞了糟糕的價值觀卻博取了吸引力,對語言的殺傷力尤其可怕,因為這種感觀刺激,是商業消費主義的怪胎,往往更容易受到關注和傳播。 語言,應該有活力、彈性和想象力,否則就是死水一潭。但是泥沙俱下,污染物多了,就會變得污穢不堪,使用這種語言的人讓人感覺口臭,讀到這類文字的人覺得刺眼。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是道德潔癖,或是吹毛求疵,別人有自稱『diao絲』的自由,你沒有權利干涉。此話不假,但是耳邊一再充斥着『diao絲』的轟響,不覺得彆扭和怪異嗎?難道不是語言的暴力嗎?還有人說『乾爹』異化就異化了,何必大驚小怪?問題是『乾爹』異化了,民間那種純粹認乾親的溫情何以保持? 亞里斯多德認為,『語言是心境的符號,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語言,有什麼樣的語言就有什麼樣的情感。不可能所有的語言都典雅莊嚴,日常中的每一句話也不可能都是純潔雋永,在平時,我們也會說些粗話,但把飆髒話當作時髦,把diao絲掛在嘴邊,儼然把diao絲看成了光鮮美妙的口頭禪,這是不是有些惡俗?如果大眾媒體再熱衷於刊登這樣的詞語,是不是推波助瀾? 該給語言洗洗臉了。誰來洗?每個熱愛語言的人。當然,那些承載着語言傳播的公共平台,更需要多一些媒介素養。(王石川) 來源:新民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