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個月,『十藝節』就要舉辦了,泉城要把其歷史文化容貌展現給客人,必須儘可能多做些傳承光大歷史文化的善舉,儘可能加大對名勝古蹟的保護力度,儘快修繕明昌鐘樓們。
繼幾年前護城河通航、府學文廟對外開放之後,位於後宰門街的武岳廟也將於4月底完成修繕工程,並隨之於五一節對外開放。府學文廟武岳廟競相開放,將爲泉城歷史增添絢麗色彩。 據媒體近日報導,在濟南市政府日前公布的今年全市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計劃中,醞釀已久的明昌鐘樓也將在原址復建,此與修繕府學文廟和武岳廟同樣,不僅是迎接十藝節的具體舉措,更是傳承濟南歷史文化的善舉,可喜可賀。 濟南是座歷史文化名城,在老城內外有很多古蹟。府學文廟、靈岩寺、閩浙會館、題壁堂、洪樓教堂、廣智院、興國禪寺、四門塔,還有狀元府、開元寺、萬竹園、宏濟堂等等。這些古建築大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在全國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它們是濟南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泉城市民祖祖輩輩的驕傲。當代人要傳承和光大濟南歷史文化,需要精心呵護這些古建築,並不斷修繕,以記載歷史,延續文化。 城市是歷史形成的,是社會文化的薈萃,是古蹟精華的集錦。古蹟是歷史發展的痕跡,是人類歷史的空間坐標,歷史在不斷創造古蹟的同時,歲月卻在不斷腐蝕著古蹟。大自然的破壞,人類戰爭的無情,急功近利的無知愚昧,讓數不盡的人文古蹟化爲灰燼。毀於戰火的德王府、殘垣斷壁的開元寺、銷聲匿跡的古城牆、蜚聲中外的山東諮議局,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惋惜、嘆息。最爲可惜的當數我們濟南的老火車站,這座造型獨特、鐘樓穹頂綠瓦的精美建築,早已經銷聲匿跡。俯瞰今日之泉城,雖然現代化的建築鱗次櫛比,但那些記載歷史的古蹟有些卻離我們漸行漸遠。我們爲之嘆息,也爲之遺憾。 近年來,市政府想市民所想,不斷加大對名勝古蹟保護修繕的力度,且成績斐然。護城河通航了,府學文廟開放了,武岳廟修復了,明昌鐘樓也即將動工修繕,這些都值得慶賀,但是,我們做得還很不夠,因爲還有開元寺、題壁堂、狀元府的殘垣斷壁。它們在風雨的侵襲中還在呻吟、哀哭。聽起來心痛,看起來痛心,但願政府能想方設法儘早修繕它們,讓它們再現雋永的容姿。 再有幾個月,『十藝節』就要舉辦了,泉城要把其歷史文化容貌展現給客人,必須儘可能多做些傳承光大歷史文化的善舉,儘可能加大對名勝古蹟的保護力度,儘快修繕明昌鐘樓們。 來源:齊魯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