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學者:文化節慶不只服務京籍 應發揮社會建設功用(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22 17:48|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699| 評論: 0|來自: 文匯報

摘要: 文化節慶的力量、榮耀和精髓,應該來自於文化節慶活動所服務的人群,他們的關注、參與、投入、甚至互動,爲文化節慶注入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即將啟動的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突出廣大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讓市民 ...

文化節慶的力量、榮耀和精髓,應該來自於文化節慶活動所服務的人群,他們的關注、參與、投入、甚至互動,爲文化節慶注入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即將啟動的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突出廣大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讓市民成爲城市文化繁榮發展的主角。這種辦節思路與相關的機制創新,是值得稱道的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那麼,我們的文化節慶活動在這五位一體的建設中能夠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過去我們往往比較注重文化節慶在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而有意無意相對忽略了它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其實文化節慶必定是一個社群的盛典,與這個社會息息相關,世界上大多數文化節慶活動的誕生幾乎都是社群的產物。

歐洲經驗:社會自療、社會自治與社會自娛

比如,奧地利布雷根茨藝術節就是歐洲辦得非常出色的藝術節,它與大多數歐洲藝術節一樣誕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時整個歐洲還未從二戰陰影中走出,爲了擺脫這種城市陰霾與憂鬱,許多城市社群都積極行動起來,其中一個重要的行動就是組織藝術療傷,讓快樂來拯救生命,他們自發辦起藝術節,希冀通過繆斯女神溫柔的手去撫平戰爭的傷痕。於是在布雷根茨這個小城藝術節的動議得到市民的響應,但是當地沒有劇場,居民就自己動手在城內的湖泊上搭建了一個浮動的舞台,這就是藝術節誕生之地。時至今日,這個小城已成爲藝術節之城,每年藝術節爲這座城市創造1.7億歐元的經濟效益,城內建起了擁有1800座的一流的藝術節專用劇院。幾乎與其同一時期爲同一初衷而誕生的愛丁堡藝術節,吸引了來自歐洲與世界的諸多藝術家,但愛丁堡藝術節的容量有限,於是有8家藝術團體與演藝機構在沒有收到愛丁堡藝術節邀請的情況下,自己到愛丁堡找了一個廢棄的舞台,自我表演起來。這一做法以後逐年被沿襲下來並不斷放大,只要演出團體能夠自行解決費用,愛丁堡不設門檻,這一邊緣化的藝術活動被取名爲藝穗節,表明是主體藝術節灑落的麥穗,以此生存下來並不斷發展壯大。現在這一藝穗節成爲每年能擁有2500多個演出劇目、4萬場次、2.1萬多名演員參加的盛大演出。藝穗節在愛丁堡遍地開花,從劇場到會堂,到教堂大廳,到各類拱形建築內,乃至露天廣場,由此成立了藝穗節協會,由這一協會推動這一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演出盛會的運行。

上述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此類藝術節的極高的社會認同,這一社會認同首先表現在它由社會自療而引發的社會自治與社會自娛。從起因到結果,政府都未有直接介入或未起到主導作用。當然某種程度上它也表明歐洲社群社會本身的一些特點,它發揮了我們社會慣常由政府包辦代替的作用。


來源:文匯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