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論:吳仁寶的心胸和仁慈 是一筆無價的遺產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3-28 00:22|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44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農民偉人吳仁寶去世了,就在今天――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他的死給華西人的悲慟是巨大而無法彌合的。因爲世界上只有一個吳仁寶。吳仁寶用半個多世紀創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蹟,而他本人則是一個更大的傳奇。吳仁寶 ...
農民偉人吳仁寶去世了,就在今天――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他的死給華西人的悲慟是巨大而無法彌合的。因爲世界上只有一個吳仁寶。吳仁寶用半個多世紀創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蹟,而他本人則是一個更大的傳奇。吳仁寶奮鬥半個世紀,積累了多少遺產是個值得人們關注的事。我與吳仁寶和華西村交往甚深,多次寫過他本人和華西村,我知道許多吳仁寶的事,但在說他的遺產之前,我想先要說說對吳仁寶的一些真實感受和印象。 
  『土生土長 仁慈仁愛 育滿堂才俊兒孫 傾六十春秋建天下第一村,求真求實 創新創奇 握真理擋風沐雨 代十億農民書千年功德經』。這是吳仁寶家人在他彌留之際托我事先寫的一副輓聯。多少是對吳仁寶一生的寫照。
  我一直認爲:在當今中國群星璀璨的人河中,有些人一閃而過,就很快被人淡忘了,即使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領袖;有些人則永遠放射光芒,即使他是一個最普通的農民,然而他的存在始終比那些曾經官位顯赫、財富巨暴、名聲蓋天的人高貴和永恆得多。吳仁寶就是屬於後者的人物。
  他是一個農民。他是一個農民中最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感受和享受中國共產黨恩澤和社會主義制度溫暖的人。他是一個追求崇高理想的人,他把一個中國人的夢想普惠到自己那塊土地上並讓之綻開最美麗的花朵和收穫最豐碩的成果。他在中國這塊充滿神聖的土地上創造了看似簡單其實極其了不起的偉大社會實踐,因爲中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民的生存與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是中國的頭等大事,離開了這一點,其他都是空談和無用的。在若干年的奮進與探索中,即使再偉大的領袖也不曾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吳仁寶在他的那塊土地上卻處理和解決得如此完美和富有創造性。
  世上只有一個吳仁寶。中國也只有一個吳仁寶。吳仁寶創造的社會主義農村經驗與輝煌成就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而且可以預料的事實是:只要吳仁寶存在一天,誰都很難超越他,甚至誰也很難模仿他。他的華西村經驗和成就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很難複製,因爲任何經濟指標都可以攀比,任何巨額財富都有數量頂峰,但人的思想和精神擁有的獨特性則無法完全複製和超越,吳仁寶和他的華西村就是這樣。然而,吳仁寶又是一般最普通的共產黨人都可以學習和模仿的人,因爲他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在【共產黨宣言】中早就指出的每一個共產黨員所要奮鬥的目標都是爲了民眾和人類的解放與幸福,吳仁寶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超出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基本理想和基本責任;吳仁寶同時又是一個最普通和最基層的幹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所有幹部應該去做的事,那就是爲人民服務、爲人民創造幸福;吳仁寶又是一個最崇高和具有菩薩心腸的仁慈者,他內心的那份對人仁慈、對己嚴厲、對事客觀公正的美德,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爲寶貴的財富……在華西村人們都稱他爲『老書記』,是因爲他當了整整半個世紀的村支部和村黨委書記而從未停止過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吳仁寶老書記――我也是這樣稱呼他,作爲一個農村支部書記,他或許是中國最年長的幹部,同時他又是最傑出的一位村幹部。華西村早已是名揚中外的『天下第一村』。幾十年來,華西村在吳仁寶的領導下所走過的道路和創造的奇蹟,在令無數人敬佩、驚嘆的同時,也使一些人對他和華西村模式有這樣那樣的看法。然而凡是去過華西村、見過吳仁寶的人才會有真正的認識和觀點,那就是你無論怎麼評價吳仁寶和華西村都不會過分,因爲吳仁寶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經驗無可比擬;吳仁寶的思想和能力,同樣無可比擬;特別是吳仁寶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前提下,實事求是的執政能力和理念、一心爲民謀幸福的精神境界、大公無私的品質、內心和外在強大的力量等等方面,非常人可比。我的故鄉和我的父親離吳仁寶和華西村都很近,這塊土地是我熟悉和親切的,正是因爲這種熟悉和親切,才使我更加敬佩和熱愛吳仁寶老書記和他所作的偉大貢獻與偉大實踐。八年前,中央有關部門在宣傳新農村帶頭人時讓我去寫吳仁寶,也正是這一次與華西村和吳仁寶老書記的近距離接觸,使我從裡到外真正認識了吳仁寶和華西村,從此我的『吳仁寶情結』和『華西村情結』再也無法在心底深處消失――那是一種共產主義信仰的光芒在我面前照耀,那是一個共產黨人光輝形象在我面前的屹立,那是一片可以觸摸到的現實的『美麗中國』的圖畫在我面前閃耀,那是黨心和人性完滿地在我面前體現和閃爍,那是一種精神和靈魂的力量在我面前引領……
  我如此敬佩與敬仰吳仁寶,是因爲我在探究他在中國最基層、最難解決的困難、與最底層的民眾幾十年廝守在一起共同創造美麗而幸福的家園的過程之中,有何其多的曲折與困苦、艱辛與奮爭、無奈與非議,甚至還有無數不可思議的誹謗與攻擊、嘲諷與暗算,但他吳仁寶都堅定地、坦然地面對並『笑傲江湖』,顯現出吳仁寶的共產黨人本色。
  八年前,我在寫他的事跡時,最後用的題目叫『我們可以稱他是偉人』。這個題目顯然讓有些人感到『無法接受』,理由是『吳仁寶又不是什麼領袖,怎麼可以用偉人這樣的頭銜』?審查的人非常權威,但權威並不一定都是真理的掌握者,我以自己的獨立判斷和認識抵制了這樣的權威,並且沒有絲毫猶豫,堅持用了這個標題來作爲文章題目發表。沒想到的是,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後來看了我的作品,都認爲『吳仁寶作爲新中國的農民代表,他所作的貢獻和實踐,就是可以稱其爲偉人嘛!』瞧,幾乎所有真正了解和熟悉吳仁寶的人都與我有同感,那就是,吳仁寶確實是中國農民中『可以稱爲偉人』的人物!
  他是一面旗幟。
  他是一個傳奇。
  他是一種精神。
  他代表了那些追求幸福和美滿生活的億萬中國農民。
  他代表了那些把解放全世界勞苦大眾、追求人類共同富裕和創造共產主義美好理想的中國共產黨人。
  他代表了具有仁愛與高尚精神境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他同樣代表了世界上所有對進步、和平和通過勞動實現美好生活的普世價值觀。
  有人認爲,吳仁寶和他的華西村無法學習。那麼他是大錯特錯了。因爲吳仁寶做的事和實現的奮鬥目標,其實是條件最差的地方、最小的單位、最劣等人種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事,只是你是否有吳仁寶那麼大公無私、赤誠爲民、勇於創新、敢於探索、堅持不懈而已。
  有人認爲華西村的『毛病太多』,那是因爲你其實就根本不了解華西村和吳仁寶,因爲處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度、一種制度、一群生根土地之中的中國農民們,你並不知道真正要獲得既讓『上頭高興、下面滿意』,最終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強盛之何等艱辛與曲折!何等奧妙!何等不易!
  吳仁寶都做到了,而且半個多世紀裡他都做到了,一代又一代正確的和錯誤的領導者更迭無止,然而他吳仁寶依舊是吳仁寶,他一個人抵敵和順從各式各樣的『領導』『指示』『規定』『經驗』『路線』『方向』,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從而獲得『組織信仰,人民滿意』的結果,談何容易!
  吳仁寶做到了。光做到了還不行,吳仁寶是都做到了,而且最後發現:他還都做對了!
  這是什麼本事?這是什麼能力?難道不是天才嗎?難道不是偉人嗎?
  是。又不是。說到底,吳仁寶其實僅僅是一名普通中國共產黨人,一名每天不離家鄉泥土的農民。
  他的所有本事和能力,就只有四個字:實事求是。
  他的所有智慧和經驗,也只有四個字:創新、堅持。
  八年前我寫的吳仁寶和華西村與今天已經非常不一樣了,因爲了解華西村和吳仁寶的人知道,華西村的每一天其實都在變化。八十五歲的吳仁寶,其實你每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也會發現,這位『鄉間偉人』雖已是八十有餘的老人,但他的思想、他的行爲、他的行動,他領導下的華西村,每天也在變化。
  華西村只要有吳仁寶在,每天都會有新的奇觀、新的東西出現。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我到了華西村,又見吳仁寶老書記,我發現這裡又有許多巨變,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座屹立在田野上的摩天大樓。當時我爲【人民日報】寫了一個『現場實鏡』――小標題叫【『空中樓閣』吃自助餐】。文章內容如下:
  前年從新聞上就得知江陰華西村欲在田野里建一座七十多層高的『世界農村第一樓』。那時社會上有許多說法,甚至連我這樣一位熟悉華西村的人都對此事有所懷疑:有人去住嗎?『泥腿子』們能進得了這樣的摩天大樓?老書記吳仁寶的『不土不洋』是否再次被應驗『出生產力』的神話?
  『農村第一樓』就在我眼前:十里之外就見其雄偉挺立之軀。走至跟前,只能向上仰望――那高度,在京城也少有此樓,即使在上海外灘亦能稱雄群樓;坐電梯,疾馳如飛,好不愜意;立頂端,眺望四周,田莊如畫、飛鳥鶯鶯,恰似雲閣仙境……
  五星級,坪雕場綠,廊庭寬敞,金壁輝煌。智能樓控,出入只需『一卡通』,方便安全,童翁皆可自行。
  華西村曾在吳仁寶的領導下,艱苦奮鬥半個世紀,將一個貧困小村建設成『天下第一村』,那拓荒牛一直是『華西精神』的形象。想當年,吳仁寶牽著水牛,帶領幾百名村民依靠一副鐵肩、一副犁頭,平整窪地,翻新荒田,創下蘇南種糧『領頭牛』的稱號;改革開放,又是吳仁寶以『亦工亦農』『以商促農』的『老黃牛』精神,一次次在市場經濟的搏鬥中贏得成功,使華西率先進入小康。近十年,華西在老書記吳仁寶、新書記吳協恩的接力領導下,『老牛』『新牛』並駑合力,成爲全國『首富村』。
  『華西能有今天,一靠黨的英明政策,二靠牛的拼搏精神。我要干到八十五歲。』吳仁寶八十歲時,曾深情地對接他班的四兒子吳協恩這樣說。當時他還對村民許下一個願:華西村的農民,要不出家門,也能住上世界最高級的賓館,吃上最豐美的飯菜。於是,蓋一座『世界農村第一樓』的想法,便在吳仁寶的腦海中紮下了根。說干就干,一千多天時間,三十多個億投資,高達三百二十八米、擁有八百多套房間的最現代化智能控制的五星級摩天大樓,在華西那片美麗的田野上拔地而起……如此速度,如此氣慨,再次體現了吳仁寶和華西人的『牛』勁。身爲近鄰的我,每當夜景時站在常熟虞山,向華西方向望去,那『天下第一樓』是何等的光芒萬丈!何等的風采獨傲!
  『去看金牛!』國慶日,我陪八十歲家母前去參觀華西這座名稱『龍希國際大酒店』,尚未入樓,母親便一個勁地揮著手對我說要去看『金牛』。
  『真有金牛?』我嘻笑。
  『我俚全曉得吳仁寶花了幾個億打買了頭金牛!』母親操著吳語,像在顯耀自己家裡的寶貝一般,興致勃勃地將我拉進直升雲霄的電梯。
  在摩天大廈的頂端,『金牛展廳』里果真一頭金光閃閃的純金鑄制的金牛昂首挺立在那兒。
  『金牛!這是真的金牛!』母親撫摸著金光通體的牛兒,眼裡泛滿驚懾。
  『這隻金牛,是早些年我們老書記爲村上定購的,當時的金價比較低,現在這頭金牛按市場價已經翻了一番……』導遊小姐在一旁介紹道。
  母親不無羨慕地竊語:『吳仁寶好精明喲,他坐地又讓華西人賺了幾個億!』
  摩天大廈里不僅有金牛,更有華西村凡十年來珍藏的數百件名家墨寶和書畫作品,令人嘆爲觀止。駐足墨寶陳列室的竟然有不少是村上的長者和孩童,他們在一旁或觀賞,或提筆揮毫,煞是認真精心。
  『大清早,這些老阿姐、小爺叔們幹啥事?』母親見七十層的旋轉餐廳門口,進進出出的與她年齡相仿的老者,不由好奇地問我。
  可不,他們不太像住酒店的賓客呀!可他們爲什麼都上這兒吃早餐來啦?
  我攜母親隨人流一起進了那個臨地三百多米高的旋轉餐廳,試探究竟。
  哇,如此巨大的旋轉餐廳!連我這樣走南闖北、週遊過世界的人也是第一次見。『可以同時接待八百至一千人進餐。』穿著淡綠色工作服、現場向我母子介紹的服務小姐,竟然是清一色的朝鮮姑娘!
  華西真牛!
  看著一群群操著我所熟悉的吳語、托盤排隊在自助餐菜盆前的老阿娘、老爺叔的身影,我不由問服務小姐:『他們都是些啥人?』
  『他們大多是本村村民。』
  『本村村民在這五星級賓館裡吃自助餐?』我真的驚嘆不已,真是感到不可思議。
  『是的,他們經常在這兒吃。』美麗的服務員用自豪的口氣和表情向我保證。
  『阿娘,儂經常在這兒吃早餐?』我問一位坐在我身邊的老阿娘。
  『是啊,一個星期總要來兩次呀!』老阿娘一邊喝著牛奶,一邊回答我。
  『那――你爲啥不在家裡自己做著吃?』
  『麻煩。花樣也沒有這兒多。』老阿娘用筷子指指背後的自助餐檯,『這裡有幾十種花樣,我在家裡最多燒一鍋粥、煮幾個蛋,哪比得上這兒!』
  『你是付現錢還是……?』
  『刷卡!』老阿娘掏出一張卡,在我面前晃了晃,繼續埋頭她的美味。
  『他們真是好日子!』我母親對華西村的老哥老姐們的生活羨慕不已,數發感慨。
  後來從餐廳經理那兒了解到:華西村的村民大多數每家每戶都有千八百萬元存款在村上的集體帳戶上。摩天大廈蓋好後,老書記要求這裡的所有吃住全部可以面向村民。於是上旋轉廳吃自助餐成了村民們尤其是年長的老人們每天一個習慣:早早起床的他們,晨操和散步結束後,美美地上『空中樓閣』吃頓早餐,再回家抱孫養神……
  『老人們多數一周有兩次左右在此早餐,他們起得一般都比住酒店的客人早,所以既不影響酒店正常服務,又能爲我們營業增加客源流量,里外實惠。』經理掏出了華西人的經商精道和幸福生活的奧秘。
  近十年華西村的變化較前幾十年又更上幾層樓。村黨委書記、十八大代表吳協恩將在黨代會上向中央和全國人民匯報他們的科學發展新曆程、新成果。
  這實在僅僅是一個最直接又最簡單的華西新變化一景,然而你能從我母親的一點點觀感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今日之華西的與眾不同處――華西村確實無可比擬!
  吳仁寶真的神奇無比。
  然而你能否定這樣一個事實嗎――『華西村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什麼是社會主義?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吳仁寶說:『華西村堅持共同富裕,沒有暴發戶,沒有貧困戶,只有家家戶戶富。』對吳仁寶來說,共同富裕是他不懈的追求。他說:『華西村富了不忘國家,不忘近鄰。華西村與周邊的一些村合併建成了大華西,這是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有人誇他『三不倒』,『難不倒、嚇不倒、夸不倒』。他卻說:『堅持實事求是讓我紅旗不倒。』
  這就是吳仁寶!
  關於吳仁寶和華西村的傳說很多,尤其是吳仁寶到底有多少財產,這是大家關心的。其實吳仁寶的財產無人知曉。但我知道,因爲吳仁寶本人與我單獨聊過這事。他老人家告訴我,他說你建明可以到我的家裡看看,也可以看看我每天吃的東西,告訴你建明作家,我們是鄉里鄉親,你父親與我一樣的農村支部書記出身,我的一生最大幸福不是家裡存錢多少,而是能夠看到一起與我活到老的窮兄弟窮姐妹們現在都有比別人更好的日子過、能看到自己的子女們個個都出息、有存款、有工作、有前途,這是我最幸福的事;能看到華西村一天比一天基礎牢固、強壯,這是我的最大幸福和最大財富。
  欲知吳仁寶留下了多少財產,得先了解華西村到底現在有多少財產。我用一串數字來作個最直接和最簡單的方式告訴大家:三十年前,華西村的人均收入爲一千零六十元,現在人均收入爲八萬八千元,超過一萬美元;三十年前華西村的總資產爲六百一十四萬元,現在爲三百五十二億元。華西村的村民現有存款大約爲一百多個億,華西村集體現金和有價實物還有一百億元左右,所以半個世紀以來,到今天吳仁寶去世,他實際留下的實實在在的物質遺產應該接近五百多億元人民幣。吳仁寶的遺產屬於華西村,屬於華西村的全體村民。至於他吳仁寶自己說,我本人只要每天有一碗麵、一碗菜粥、一包煙也行了。菜粥等農家飯菜讓他活了八十五歲,一包煙送掉了他寶貴的生命――肺癌極端討厭,它讓吳仁寶、我父親和許許多多的人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抽菸有害,但許多肺癌患者並不抽菸。這個世界讓許多事變得莫名其妙,又無可奈何。
  吳仁寶去世後,很多人都在擔心一件事:華西村還能不能沿著吳仁寶創造的那條傳奇的路走下去。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華西村一定是依然有它繼續輝煌的路程要走,因爲今天的華西村它已經是一艘『航母』,能載巨量的物質生產,又能抵擋颶風激浪,接承父親重任的四兒子吳協恩是位非常有智慧和能力的人,他已經接管華西大政四五年了,而這些年正是華西大發展的時期。華西不倒的更重要原因是華西的產業結構已經不單單是農業、鋼鐵工業,華西這些年的旅遊、外貿等更是突飛猛進。華西還有一個不倒的原因是它始終按照吳仁寶確定的發展思路前行――讓村民們手裡存著厚厚實實的錢、住上別的地方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趕不上的新房和別墅。華西每戶村民的存款都在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但這些錢由集體以特別的方式幫助農民們保管和保存著――即一部分可以拿出來日常用,那是現金,這部分錢足夠支付日常一般的開銷;另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由集體保管著,幫助你進行再投資、再收入,所以華西村民的經濟收入永遠可以保持一個持續增長的態勢。更重要的是華西人這半個多世紀裡,在吳仁寶的教育和栽培下,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經得起考驗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本領!
  這就是吳仁寶的遺產。一個鄉村共產黨人留下的不朽而管長久之用的遺產!
  我不是說吳仁寶是個沒有缺點的人,他的許多做法也有待研究探討,比如他的分配製度和執行方法,他的村組織包括村的黨委會組織中設『常委』,而且人數不少;黨委副書記一半是村裡的骨幹分子,一半是他的『吳氏家族』成員;他在那塊遠離城市的莊稼地里建起的摩天大廈和據說要建的華西村飛機場等等,都值得去思考對錯與否。然而吳仁寶就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過去做的所有一切幾乎都是獨創的,而且他都成功了!成功了就是正確的,就是實事求是,就是中國特色的道路。這是吳仁寶最得意的經驗。這難道不是吳仁寶最重要的遺產嗎?現在的許多人評說華西的很多,但有一點千萬別忽略:你們有誰比吳仁寶更具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雄心與意志?沒有。因而吳仁寶的最大遺產是他的精神價值。他確實是位了不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者和探索者。
  吳仁寶對中國的文學也是有貢獻的,他多次支持廣大作家到他華西村採風、創作,他總是那麼風趣幽默地與作家們交流,他慷慨地接待全國各方朋友,即使是那些罵過他的人,他照樣熱情笑臉地接待你,讓你吃好喝好還有豪華小店住,你不用花一分錢,臨走時還給你準備了一包土特產……這就是吳仁寶,你以前罵他、罵華西村,你一與他見面,再實地看看華西村,你就不再罵他了,因爲他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創造的人間奇蹟幾乎沒有第二個人可以與之比較。
  他的心胸和仁慈,難道不是又一筆無價的遺產嗎? 何建明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