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歷史名城遇發展瓶頸:載於書本之中,埋於黃土之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12 09:38|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35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洛陽4月11日電(湯荔) 作爲中原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兩大歷史名城,古都洛陽和開封正遭遇『記載於書本之中、埋於黃土之下』的發展瓶頸。    4月11日,中國南北四個各具特色的旅遊名城,洛陽、開封、桂 ...
中新網洛陽4月11日電(湯荔) 作爲中原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兩大歷史名城,古都洛陽和開封正遭遇『記載於書本之中、埋於黃土之下』的發展瓶頸。 


  4月11日,中國南北四個各具特色的旅遊名城,洛陽、開封、桂林、常州的主要負責人齊聚此間,對話特色文化城市發展論壇,探討特色文化城市建設與發展。


  洛陽是特色文化城市建設的早期實踐者。迄今爲止,洛陽的牡丹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三十屆,爲洛陽贏得了『牡丹花都』的美譽。近年來,洛陽市政府更是提出,打造『千年帝都、河洛之根、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四張文化名片。


  不過,洛陽市市長李柳身表示,洛陽作爲13朝古都,文化資源確實非常豐富,但是大多數都『記載於書本之中,埋於黃土之下』,在地上能看到的好東西確實很少。 


  與此同時,與文化旅遊相配套的一些功能,比如交通、食宿,還有購物、娛樂、休閒,相對比較滯後。


  李柳身掌握的數字,洛陽目前的旅遊人均消費只有500塊錢,遊客在洛陽,人均只待上兩天時間。他說,這在中國的旅遊城市當中只是一個中等水平,說明洛陽的文化旅遊資源還沒有轉化成發展優勢。


  與洛陽相似,開封作爲中國古老都城的代表,也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但開封市委宣傳部部長秦保強坦言,該市對於文化產業的地位和如何發展的認識不足,缺乏創意人才和經營人才、缺乏資金投入,是目前開封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秦保強表示,文化產業由於其投資大、收益慢、周期長等特點,如何能夠做活、做強,使其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才是現在城市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最要關注的。


  『現在許多地方對於資源、文化、特色都認識到了,但是無法做到很好的整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如今的文化發展已經到了深水區,不能再摸著石頭過河,需要有科學的規劃,需要項目支撐,每個城市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地標,突出城市個性。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在此間表示,文化部將以此次論壇爲契機,加強對特色文化城市的調查研究,研究出台有關政策,進一步加大鼓勵和扶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特色文化城市建設的工作力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