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微信收費,是否應該?(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3 18:16|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776|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日前有媒體報道,工信部正協調三大電信運營商與騰訊談判,並將考慮運營商對微信收費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否該對微信收費,引起了各界關注。 微信用戶已超3億,挑戰傳統通訊業務 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 ...

日前有媒體報道,工信部正協調三大電信運營商與騰訊談判,並將考慮運營商對微信收費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否該對微信收費,引起了各界關注。

微信用戶已超3億,挑戰傳統通訊業務

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手機聊天軟件微信。據騰訊公司日前公布的財報顯示,微信和涉足國際市場的『WeChat』業務,兩者註冊用戶在2012年超過3億。

深圳市民劉榴從2011年微信推出時便開始使用該軟件,起初只是偶爾和好友發發消息,但隨着微信用戶的不斷增加,劉榴表示,『能明顯感覺到發短信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微信功能齊全,給我帶來極大便利。』

事實上,微信作為越過電信運營商提供互聯網語音視頻和數據等服務的OTT(over the top)產品,占用着運營商的數據流量和渠道,確實對傳統短信和彩信業務形成一定衝擊。工信部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短信發送量增長率為7.1%,而2011年和2012年這一數據分別降至6.2%和2.1%。中國聯通在其年報中也明確表示,源於語音、短信等業務的下滑,2G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1%。

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曾表示,隨着移動互聯網發展,傳統運營商業務正在受到猛烈衝擊,尤其是OTT企業對傳統運營商的擠壓非常明顯,這些業務使得運營商原來的短信、語音甚至包括國際電話業務都受到了很大挑戰。

傳運營商對微信收費,源於其占用信令資源過多

這一次,對於微信收費的理由在於,OTT業務占用大量的信令資源,可能導致基礎網絡通信癱瘓。有專家表示,微信被稱為『永遠在線』,這種在線狀態會不斷向基站發送信令,嚴重占用運營商的信令通道,就好比已經很繁忙的環路上,每輛車每2―3分鐘上一下應急車道。這樣的問題被業內人士稱為『信令風暴』。由於電信網絡中的信令主要用來控制語音信號,但微信的大量使用導致原本空閒的信令資源已經不夠使用,還影響了語音的通話質量。

據中國移動方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微信已經占用了中國移動60%的信令資源,但僅僅帶來了10%的移動數據流量。

3月31日,在深圳召開的IT領袖峰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表示,關於微信產生信令衝擊運營商網絡的事情主要發生在2G、2.5G網絡上;而且,運營商的統計方法有問題。按照騰訊的統計方法,微信帶來的流量在3倍以上。

『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應該說運營商不容易,OTT公司也不容易。』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表示,運營商和OTT公司不是水火關係,更期盼發展成為魚水關係。『至於說收費不收費,我還是那句話,一個企業要可持續發展,一個行業要可持續發展,違背經濟規律做事都是難以長遠的,不管你用任何的創新模式,基本的經濟規律在創新當中仍然有效。』

業內做微信基金的基金合伙人董江認為,現階段運營商直接向微信收費並不合理。在國外OTT服務和運營商有共融的現象,網絡電話Skype的發展中,運營商並沒急着收費。

其實在微信之前,QQ、微博等都可以看成是OTT產品,但它們並沒有微信般的遭遇。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認為,當前微信發展速度太快,提供的功能更多,才加重了對其收費的討論。但如果微信收費的口子打開,很可能會影響到對其他OTT產品的收費。因此有關部門在制定收費政策時務必謹慎。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總編輯竇含章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種收費也並非不合理。目前OTT業務對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替代效應十分明顯。運營商在流量費之外再收取費用也無可厚非。國外一些提供基礎網絡服務的運營商也會在流量之外再收服務費。


來源:人民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