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人,應該有一定的底線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2 17:27|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855|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有良知、有堅定信仰的文化人,應該始終將潔身自好、堅守善美、一身正氣、遠離醜惡等當做精神底線和藝德追求。    近年來,貪圖虛名、權錢交易、結幫營私等醜惡現象在國內文化藝術界時常出現,這種文化腐敗損傷 ...
有良知、有堅定信仰的文化人,應該始終將潔身自好、堅守善美、一身正氣、遠離醜惡等當做精神底線和藝德追求。 
  近年來,貪圖虛名、權錢交易、結幫營私等醜惡現象在國內文化藝術界時常出現,這種文化腐敗損傷了文化藝術的健康發展,而且多與個別領導幹部的腐敗息息相關。許多文化界人士表示,假『大師』身上有很多耀眼光環,而花錢買榮譽、花錢買獎項等潛規則的存在,正讓『士志於道』蒙羞。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知識分子要自覺實踐價值追求,『士志於道』就是知識分子和文化從業者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氣質。【學習時報】曾刊文指出:『作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先行者和啟蒙者,應該具有自主的思維能力和深刻的批判意識,不畏強權,不媚流俗,勇於向一切愚昧、落後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東西挑戰。』 
  一位有良知、有堅定信仰的文化人,應該始終將潔身自好、堅守善美、一身正氣、遠離醜惡等當做精神底線和藝德追求。即使周圍存在文化假大空、欺世盜名等現象,也要用發自肺腑的坦誠直率和無所畏懼的文化膽識去謳歌真善美,嚴厲撻伐文化醜態,保持文化正氣、文化正派和文化傲岸性格。
  而『大師滿天飛』現象的存在,腐蝕了傳統文化道德,也動搖了一些文化從業者的文化底線和精神追求。當腐敗和欺世盜名成了文化常態,當『大師』成了塗脂抹粉、別有用心、附庸風雅的文化道具、腐敗工具,所謂的『大師』還有多少文化含量?
  文化藝術界有不少烏煙瘴氣的迎來往送、勾心鬥角、自我貼金,這本身就是『士志於道』責任的虛無,是對文化靜氣氣場的摧毀,更對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及良好生態造成毀滅性打擊:創作者沒了純正的精神內核,怎麼可能創作出文化精品?沒了慷慨清明的文化基座,文化發展註定會成為無本之木,必將行之不遠。
  文化人,應該有一定的底線,不能放棄和踐踏最起碼的人文道德和藝術操守。如果為了追求所謂的文化利潤和盛名,就一味趨炎附勢、蠅營狗苟、不擇手段、鋌而走險,沒了文化的骨氣,只會為世人所不齒。『得一錢,失一德』,終歸得不償失。
  因此,面對『大師滿天飛』,每位文化人要有『道不同』的心態,自覺抵制這種假惡丑,更應發自內心地進行反思,我們有沒有將物慾發展放到了第一位,而扔掉了最起碼的『士志於道』的責任?我們有沒有將莊嚴的文化活動、文化聲譽當做交易和交換?如果有,請從自身做起,先來一次實實在在的自我批評,遠離不良習氣的污染,保持文化純潔、精神獨立和高雅節操,找到文化正義感和創新自豪感。(耿銀平)
來源:光明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