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偽大師與貪腐是天生密友 文化反腐不能放鬆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1 18:34|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644| 評論: 0|來自: 每日新報

摘要: 最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貪圖虛名、權錢交易、結幫營私等醜惡現象在國內文化藝術界時常出現,各種『大師』滿天飛,各種眼花繚亂的評獎比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新華視點』指出:這種文化腐敗損傷 ...

最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貪圖虛名、權錢交易、結幫營私等醜惡現象在國內文化藝術界時常出現,各種『大師』滿天飛,各種眼花繚亂的評獎比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新華視點』指出:這種文化腐敗損傷了文化藝術的健康發展,而且與個別黨政官員的腐敗息息相關。

的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眾普遍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各形各色的『文化大師』呈現幾何級數上升趨勢,來頭一個比一個大,頭銜一個比一個耀眼,但是作品呢?這些所謂『大師』們的作品在哪裏?誰知道?誰見過?至於水平,那更是雲裏霧裏,普通百姓說不清道不明,專業人士大多三緘其口,不置評判。但他們硬是成為『大師』了。

過度包裝,是這些所謂『大師』們共有的特徵。毋庸諱言,哪個文化藝術界人士不想『火』起來呢?這就像『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道理是明擺着的。但士兵要當元帥,那只能靠積累軍功,一步一步地升上去。作品就是文化藝術人士的『軍功』。沒有本事取得敵人的首級怎麼辦呢?古代有一種辦法,叫『殺良冒功』,就是殺害一些無辜百姓,冒充殺敵。交上去的首級,甚至有的下巴上光溜溜的,耳垂上還帶着小眼兒,仔細一辨認就知道是婦女的。文化藝術界的『殺良冒功』,一是表現為抄襲或變相抄襲別人作品,二是弄來一些莫名其妙的獎項,其中很多還是洋獎項,利用某些國人崇洋媚外而又不懂洋文的致命弱點來大做文章。前者就是『殺良』,後者便是『冒功』。有了這些『硬件』,下邊的一步就好辦了,那就是廣泛發動自己的人脈關係,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媒體界的朋友』,經過渲染、拔高,甚至是編造,一個嶄新的『大師』便出爐了。

尤其令人感嘆的是,『假大師』現象與貪腐現象天然就是一對密友。人們應該不會忘記,原國開行副行長、大貪官王益,被一審判處死緩。這個王益,要不是犯事了,幾乎就要成為一個『音樂大師』――他作為一個連五線譜都不識的『作曲家』,居然寫出了大部頭的交響樂。不但寫了,還經由國內一流的交響樂團連演若干場,據說還有某大佬願意花錢把他的『作品』推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去。還有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原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幾乎就已經是一個『書法大師』了。陳的書法雖有一定功力,但遠遠沒有開宗立派、獨樹一幟的造詣,然而此公不但當上了廣東省書協主席,而且還『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當時南方某都市報紙還曾經連篇累牘地發表吹捧他的文章、專訪。文化腐敗的根源就是利益驅動,你捧紅我,我投桃報李,我的作品值錢了,反過來當禮物送給你,大家互利共贏。吃虧的是中國的文化事業。

假大師一旦成功上位,可以說貽害無窮。他們不但顛覆了文化藝術自身的客觀規律,給真正健康的文化藝術事業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而且嚴重毒化社會風氣,混淆是非觀念,帶來更為長久的道德墮落。有報道說,有的假大師熱衷於收徒,一下子收了好幾百,其中很多都是大小老闆,還有廚子、攝影師等,基本上是誰給錢多就收誰。還有的假大師控制了各種評選,憑關係和金錢打分,這樣一來真有才華的青年藝術人才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更不用說各種打着藝術的旗號進行索賄受賄、拉幫結派、權錢交易、拍馬吹牛的現象了,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要想實現『中國夢』,文化軟實力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上看,就絕不能容忍文化腐敗的現象,應該像其他領域的反腐一樣堅決。(韓曉波)


來源:每日新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