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月末,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發表聲明稱,將徹底結束全套32卷【不列顛百科全書】(又稱【大英百科全書】)紙質印刷版本的出版。這也意味著,這套曾伴隨無數人成長的大部頭工具書正式宣告肉身離世,『享年』244歲(1768年-2012年)。百科全書碩壯軀體,使其在數字時代生存受限,發出這則『訃告』也在預料中。與此同時,『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成了它涅重生、擁抱數位化的宣告。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包括【辭海】在內的不少國內大部頭工具書,也已開始了電子化新征程。
輝煌歷史 厚重積澱 『這套厚重的【不列顛百科全書】,作爲全世界眾多擁有者和讀者思想啟蒙的源泉,已經在書架、圖書館和企業檔案館存在了244年。它們一直在那裡,年復一年。從1768年那一天起,每一天都在那裡。但很快它們將不再出現。』【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在官網上滿懷傷感地說。上世紀70年代末,【不列顛百科全書】這座知識寶庫大門向中國敞開。1979年,在鄧小平的支持下,【不列顛百科全書】著手引進中國事宜,有關外國的部分直接引用原版,有關中國的部分由中方編纂。於是,中國的各科專家進入了編撰組,錢偉長就曾擔任理工科編審委員,他主動提出翻譯科學家部分條目並提前交稿。1985年9月10日,【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問世,當時,一整套書的價格約爲150元,相當於一般工薪家庭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但清晨排隊前來購書的讀者仍然擠滿了書店外的街道。 輕裝上陣 走向網絡 曾經,擁有【不列顛百科全書】是許多人的夢想。【紐約時報】撰文稱『上世紀50年代,書架上放套【不列顛百科全書】,與車庫裡停輛旅行車或房間裡擺台名牌黑白電視機一樣,既實用又能彰顯中產階級身份。而最近一版2010版1395美元的標價,讓它跟奢侈品一樣讓人難以負荷,很多家庭不得不爲此分期付款。』 1998年,谷歌公司推出搜尋引擎;2001年,維基百科創立。網絡的應用改變了人們查閱信息的方式,把人們從書架拉到了電腦和滑鼠前。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發表的紙質書終結聲明中也稱:『印刷時代將成爲歷史,但未來是光明的。更重要的是:這套百科全書將會繼續存在――更大、更全面,也是以更有活力的虛擬化形式存在。』該公司總裁豪爾赫・考斯表示,『我們將繼續通過數字形式爲所有人提供知識和借鑑。』 國內出版 探索新路 新媒體、移動終端近年來發展迅速,許多年輕消費者遠離紙質媒體,傳統的印刷出版市場受到巨大打擊,國內的辭書出版界也同樣探索著屬於自己的電子化新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是【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的出版商,社長龔莉表示,『其實不列顛中文版的數位化合作早就開始了,一些電子詞典已經在用我們翻譯的產品了,下一步的合作也在積極探討中。』此外,2010年,集單字、詞語、百科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第六版)被放入了一款僅重190克的『輕薄』電子閱讀器,匯聚13萬個詞條,總字數2300餘萬字。2011年,藉助於液晶柔性電子紙技術,不怕折、不怕摔的新一代『辭海彩色電子書』也閃亮登場。 不過,未來如何改變老古董式的權威參考書形象,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必將是【不列顛百科全書】以及所有大部頭工具書需要考慮的問題。百科全書網絡化,查閱更方便,自然是靠譜的選擇,但是若想查詢『林書豪』,還是維基百科來得更快些,而且是免費的。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