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論:不如反思為什麼成龍更信任新加坡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8 16:29|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1346| 評論: 0|來自: 武漢晚報

摘要: 古建築贈給新加坡也是『用腳投票』    香港藝人成龍表示,正在考慮把他20年前收藏的十間古建築中的四間送出國門,捐贈給一所新加坡大學做教學之用。消息一出,爭議四起。網友希望成龍能夠慎重考慮,讓瑰寶留在 ...
古建築贈給新加坡也是『用腳投票』 
  香港藝人成龍表示,正在考慮把他20年前收藏的十間古建築中的四間送出國門,捐贈給一所新加坡大學做教學之用。消息一出,爭議四起。網友希望成龍能夠慎重考慮,讓瑰寶留在中國。(4月7日中國廣播網)
  在電影裏,成龍曾說過這麼一段台詞:『只要是人家的文物,我們一定要還給人家』。而在戲外,成龍也曾說過,『沒有一個人到人家的國家,把人家的文物給搶了……這種行為是可恥的』。可是為什麼他『幾乎有衝動想把其餘那六棟也捐給他們』,甚至於認為新加坡是古建築的『最好歸宿』呢?爭議民族大義,倒不如反思為什麼成龍更信任新加坡。
  古建築是不具有再生的功能的,一旦保護不好就意味着『死亡』。而新加坡的歷史其實並不長,留下的古建築本來就少,加之上世紀70年代又曾對古建築的大拆大建,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從1971年制定【保存古蹟法令】,1989年制定【市區重建局法令】,再到1998年的【規劃法令】,新加坡除了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保護古建築之外,對於法令執行的一貫性和嚴肅性,使得一個原本缺乏歷史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如今卻讓每一個去過的遊客為其對古建築的保護感到震撼。 
  反觀我們,相關部門守着無數瑰寶卻更熱衷於關起門來賺取門票錢。為此,諸如『阿房宮』先拆再建也就不稀奇了。
  讓文化瑰寶留在中國,除了說關鍵要看行動。其實受捐古建築並不是什麼新聞,新加坡不但主動伸出橄欖枝,還提出將藏品當作教育材料,讓建築學學生作為研究參考……我們何時也能像新加坡那樣更『熱心』些呢?
  從建鋒 (職員)
來源:武漢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