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近日『地方書協主席字畫被以千萬收藏,下台後貶至百萬』的報道引發熱議,文化藝術品的價值衡量體系被雜蕪出『以職務排位前後、按在職退休與否』的潛在評價標準,如此勢利腐化,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良多。 是在職時字畫的藝術水準被官位『注水』,還是權力失去後,世事冷暖讓藝術的評價水準上升?據報道,文化藝術界甚至出現過投機鑽營者用別人的作品把自己變成『大師』,形成官員搭台『大師』唱戲的格局,其背後是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利把平庸者推舉成藝術家,再用權力投資的『大師』作品提升自己的位置,形成利益循環的怪圈。文化的血管如此被名利的『膽固醇』阻塞,直接影響社會精神正能量的擴散,甚至會引發社會向前邁進中的局部『偏癱』。 唐代宮廷中憤而出走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流傳千古,撐起後世無數知識分子的脊樑;明朝得中第一名『解元』的唐寅,為表其淡泊明志寫下『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的詩句,讓他的畫作和風骨一樣引後人讚嘆追思。清代鄭板橋『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理想屢屢碰壁之後,留下『難得糊塗』讓後世跨越世俗玩味超脫。他們都遭遇過仕途的起伏和際遇的冷暖,但無論是在生前還是身後,都人文一體,知行合一,貧賤中守護着精神世界最寶貴的聖潔,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文化價值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後愈加珍貴。 文化藝術是歷史文化精髓與現實物質世界的傳承導體,更是社會生活困頓與精神世界超然的成功擺渡者,如果這個群體沉湎於用物質標準衡量一切,輸送社會精神的血管會沉澱出利益的『膽固醇』,最終直接危害到現實動力的源泉社會的『心臟』――思想文化領域。因此被稱為民族靈魂的文化藝術,決不應該出現社會精神的傳遞梗阻。 打造文化的『脈路通』,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文化藝術價值評價標準體系問題。這個體系既要充分體現文化審美與藝術價值,還要放到中國當今現實語境中去充分解讀。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境界』,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化藝術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提煉生活、藝術再現、引人思考、啟迪時代,為推動社會向前穩步發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動力。而藝術家應該是人類靈魂的雕塑師,精神文明的傳承者。把官職與經濟利益掛鈎,按照官職大小給藝術作品排序,這是『官本位』庸俗思想在藝術領域的泛濫,排斥消解着藝術的內涵價值,對文化品格的塑造有害無益並貽害無窮。 打造文化的『脈路通』,摒棄急功近利的欲望,還要培育有利於文化藝術從業者志存高遠的內部機制和外部社會環境,這個領域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通,文化藝術『感冒了』,社會就會打噴嚏,在紛繁的生活中,預知並發揮精神價值的導向作用,扶植文化風清氣正的正能量,需要建立適應文化藝術創作規律的內在機制,並在文化藝術領域首先將『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裏』,按照文化藝術的內在規律扶持行業的外在發展,給那些埋頭苦幹忘卻名利,卻在以文化藝術的語言,帶領人民解讀時代精神的真正藝術家們以最大價值的實現路徑。 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在社會飛速發展的浮躁與喧囂中,我們需要承載時代的文化藝術家們靜下心來淡泊明志,需要飽有憂患意識直指人心的文化作品警醒世人,更需要打造文化『脈路通』清理名利的『膽固醇』,維繫社會之心蓬勃跳動,鼓舞一個民族奮勇前行。 (武雪梅) 來源:紅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